第430章 江州破局,主政新篇
林海阳站在市政府三楼的会议室窗前,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辆和匆匆赶往各处的工作人员。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肩上,他轻轻叹了口气,转身面对桌上摊开的一摞调研资料。这已经是他履新常务副市长后的第七天,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江州市传统产业进行全面摸底。
“林市长,市经信局那边刚送来最后一批企业名单。”秘书小张轻声汇报。
林海阳点点头,翻开文件夹,目光落在一份关于老工业区的报告上。那是一片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厂区,集中了十余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虽然曾是江州经济的支柱,但如今已成为环保治理的重点对象。
“安排一下,下周开始实地走访。”他说,“重点企业我亲自去。”
小张记下要点,正要离开,又被林海阳叫住:“另外,联系一下王强团队,我想听听他们对产业升级的看法。”
几天后,林海阳带着调研组走进了江州第三机械厂。这家企业已有四十余年历史,主要生产重型机械设备,曾经辉煌一时,但近年来订单锐减,设备老化严重,员工士气低迷。
“林市长,我们不是不想升级,是真的没钱换设备。”厂长李建国一边带路一边诉苦,“去年光是维护旧生产线就花了大几十万。”
林海阳没有打断他,而是仔细观察车间内的设备状况。一台大型冲压机正在运作,发出沉闷的轰鸣,工人们戴着耳塞在岗位上忙碌,但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粉尘的味道。
“你们现在的产品,主要销往哪里?”他问。
“主要是省内几个基建项目,还有部分出口东南亚。”李建国回答。
林海阳皱了皱眉,心里已经有了大致判断。这类传统制造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落后、附加值低的问题,如果不进行改造,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林海阳带队走访了江州七个县市区的二十余家重点企业。每到一处,他都认真听取企业负责人意见,并记录下他们的困难与建议。与此同时,他还协调环保、税务、金融等部门,调取相关数据,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