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破局赴省,初心如磐(第2页)
林海阳点点头,跟着秘书上了车。
走进省委大院家属楼的客厅,里面布置简洁却不失格调。郑书记身着便装坐在沙发上,看到林海阳进来,点了点头。
“来了?”
“郑书记。”
“海阳,坐下。以前你叫我郑叔叔,在家里就不用称职务了。”
“好的,郑叔叔。”林海阳坐下,把带来的材料放在茶几上。
“你知道你现在做的事有多危险吗?”郑书记端起茶杯,不紧不慢地说道,“巡视组还在调查,你越级上报,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林海阳毫不回避地说:“郑叔叔,我知道其中的风险。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那些企业倒闭,几千人失业。”
“那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会把你自己也搭进去?”
“郑书记,我考虑过了。但如果因为程序问题就让老百姓受苦,那这个官我也不配当。”
郑书记放下茶杯,目光落在他身上,久久没有说话。
“我一直知道你是个真抓实干的人。但政治没那么简单。”
“我明白。但我也清楚,巡视检查很有必要,但也要结合基层的实际情况。一刀切的处罚,只会让实干者寒心。”
郑书记轻轻叹了口气:“你说得没错,但方式不对。”
“我承认这是我的失误。但我还是希望您能听我把话说完。”
郑书记摆摆手:“说吧。”
林海阳打开材料,将一份实地调研报告、企业名单、职工访谈记录依次摆在桌上。“这是雁湖村项目的施工周期分析,这是混凝土检测报告,这是绿化树苗的质量对比,还有这些工人的家庭情况。他们不是贪官污吏,只是靠双手谋生的普通人。还有以赈代工的小项目,这本就是以赈灾形式给困难群众提供工作的变相扶持政策,他们找人做的资料难免有些瑕疵,他们只懂得踏实做事,对竣工资料的细节难以做到尽善尽美。”
他抬起头,直视郑书记:“巡视组查出的问题,我会全力配合整改。但请不要用同一标准衡量所有企业。真正的违规者,不该让老实人替他们受过。”
郑书记翻阅着材料,神色渐渐缓和。
“你这小子,真是让人又生气又佩服。”
“我只希望能让龙山的企业存活下去,让老百姓有零工可做。”
郑书记合上文件夹,站起身,走到窗边。
“明天上午九点,我在省委有个会。你可以来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