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社区防线筑铜墙(第2页)
志愿者耐心解释:“我们是按照防疫要求进行排查,不会泄露任何个人信息,只是想确认大家的健康状况。”
“我不需要你们确认,我们一家都好好的!”男子语气激动,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林海阳得知此事后,亲自带队前往该住户家中。这一次,他没有让志愿者敲门,而是自己走上前,轻声说道:“我是县政府的林海阳,我知道您担心什么。但我可以向您保证,我们的目的不是打扰您的生活,而是保护大家的生命安全。如果您愿意配合,我们会尽快完成排查;如果不愿意,我们也尊重您的选择。但请您理解,一旦发生感染,整个单元楼的人都会受到影响。”
沉默了几秒后,门缓缓打开。男子站在门口,眼神复杂地看着林海阳,最终还是让工作人员进门测温、登记信息。
这场小小的冲突,在社区里迅速传开。不少人因此改变了态度,开始主动配合排查工作。
与此同时,林海阳还推动设立了多个集中隔离点,用于安置密切接触者。这一决定再次引发争议,部分居民担心这些隔离点会成为病毒传播的源头。“我们不能把危险带到自己家门口!”有人在微信群里激烈反对。
林海阳第一时间组织召开线上发布会,向公众说明设立隔离点的必要性,并承诺所有隔离点都会配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和后勤保障。“我们会确保每一位被隔离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也会安排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他还特别强调:“如果你们家里有人被安排去隔离点,请不要恐慌。这不是歧视,也不是惩罚,而是为了保护所有人。”
尽管仍有质疑声存在,但在多方努力下,隔离点的设立逐步推进,第一批密切接触者也顺利入住。
排查工作持续进行,志愿者们每天奔波在各个社区之间。小奕负责统筹协调,确保每支队伍都能高效运作。她还安排专人制作宣传视频,在社区微信群、公众号上发布居家防护指南,提醒独居老人、残障人士注意身体状况。
几天下来,排查覆盖率大幅提升,重点人群也被及时纳入监控范围。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前期筛查不够细致,一些曾去过海鲜市场的人员仍未找到,存在潜在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