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坪 作品
第132章 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44(第2页)
东汉末年在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和政治极端混乱的情况下,爆发了黄巾大起义,被地主豪强武装镇压下去,随着就是豪强割据,东汉因之灭亡。
在科学技术方面,东汉的科学家张衡,对战国时代制造出的,天文观测仪器浑仪,进行了重大的技术改进,之后历朝历代都有改进和提高。
浑象,又称天体仪,是我国古代一种用于演示天象的仪器,用它可以直观形象地了解日月星辰的相互位置和运动规律。
最早的浑象是西汉耿寿昌制造的,有明确记载的浑象,当属东汉张衡制造的水运浑象,张衡还在水运浑象上安装了一套传动装置,利用相当稳定的漏刻的水,推动铜球均匀地绕金属轴转动。
浑仪和浑象这两种天文仪器的制造和改进,标志着天文历法的不断进步,为历法的改进创造了技术条件。
《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物候学专着,也是最早的历书,即夏代的历法。《夏小正》中的历法就是我们现在仍在使用的农历(阴历),阴历就是在夏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最早编写《夏小正》的是西汉人戴德。
另外必须提到的是东汉末年的着名医学家——张仲景,约生于公元150年卒于公元219年,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被后人称为“医圣”。
张仲景早年在名医扁鹊的影响下,拜同乡名医张伯祖为师,尽得真传。汉灵帝时,出任长沙太守,但却淡泊名利和权势,常在大堂上为百姓诊病,号称“坐堂”,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