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坪 作品
第132章 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44
西汉末叶到东汉末的社会政治状况:从西汉中叶开始,农业生产在社会比较安定的局面下,得到了提高,但是地主豪强的土地兼并也随之加剧。 到元帝刘奭时,农民和地主的矛盾,上层豪强和下层豪强之间,争夺土地的矛盾已达到了很紧张的阶段。政治上呈现出混乱的现象。
成帝刘骜时,有些地方的农民和铁官徒(炼铁的官奴)开始发动了武装起义。外戚王莽掌握政权,废汉帝自立,称为新朝。
王莽作出了一些政治改革,但实质上不过是欺骗农民,结果爆发了赤眉、铜马等农民大起义。汉宗室刘秀领导一部分人,参加农民起义军,在共同推翻王莽统治之后,又消灭了赤眉军等,建立起了东汉王朝。
东汉初期,在农民大起义之后,阶级矛盾暂时缓和,数十年间人民得到一些休养生息。但是从和帝刘肇时开始,外戚和宦官两大集团递相把持朝政,冲突不已,政治很黑暗。
皇帝的权力逐渐转移到官僚集团手里。顺帝刘保时,举“敦朴之士”;质帝刘缵时,太学生增至三万余人,“敦朴之士”和太学生中,有的和官僚集团都有某种关系,这些促进了官僚集团地位的提高和势力的增长。
太学生、官僚集团和外戚集团一起,攻讦宦官,但是遭到宦官很大的打击,前后发生两次“党锢之祸”,官僚集团中一些耿直人物和名士被杀或遭囚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