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坪 作品

第131章 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43(第2页)

司马相如保存下来的赋还有《长门赋》、《美人赋》和《大人赋》等。他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是模拟宋玉的赋而又有所发展,在“赋”这种文学体裁的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

和司马相如同时的比较重要的作家,还有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阳信)人。善诙谐,言词敏捷。

常常在武帝面前滑稽调笑取乐,武帝把他当作俳优看待。他在宫廷中的地位是一个是“弄臣”,但在政治上也有一些正义感。

汉武帝要起上林苑,东方朔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

东方朔因为在政治上没有得到重视,就写了一篇散文赋《答客难》,说生在汉武帝大统一的时代,虽有才能也无处施展,因此“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实际是发泄了他的牢骚。这篇散文赋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对后人发生了影响。

此外,他的《非有先生论》,假托有一个非有先生,在吴国作官,三年“默然无言”,吴王问他,他乘机用一些在昏暗朝廷中谏诤遇祸的历史故事,启发吴王,促使他在政治上作了一些改革。

篇中几个“谈何容易”,意味深长地引出作者的感概万端,是传神之笔。这是一篇较好的散文。

东方朔一方面在政治上有他的一些正义感和牢骚,一方面却是玩世不恭的“滑稽之雄”。因此,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的很多,都是集中地表现了他的“滑稽”的一方面。

《汉书:东方朔传》说“其事浮浅,行于众庶。童儿牧竖,莫不眩耀。而后世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语附着之朔”这就是说东方朔在汉朝曾经成为民间传说中一个箭垛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