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坪 作品
第95章 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7(第2页)
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提倡节俭。当时生产力尚未恢复,而很多农民又弃农从事工商各业,农业生产因而受到严重影响。
贾谊就上了这篇奏疏,说明积贮对治国安民的重要,又指出生产少而消费多的严重后果,并从应付自然灾害和战争等方面,论述贮备粮食的重要性。
文章的中心意义,在于劝文帝提倡积贮,重视农业。这种见解是正确的,在客观上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译文(参考):
管仲(春秋时齐国名相)说:“粮食充足了,百姓就懂得礼法。” 民不富足而可以安宁,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听说过。
古人曾说:“一个男人不耕种,就会挨饿;一个女人不纺织,就会受寒。” 生产是有时间限制的,而消费没有限度,那么社会财富必定会缺乏。
古时治理天下,细致而周备,依赖于蓄积充足。现在轻视农业而重视工商业,使民众缺乏食粮,这是对天下(江山)的极大损伤;
过分奢侈的风气天天增长,这是对天下的极大危害。残贼(轻视农业和奢侈风气)公然畅行,没有谁制止一下这种情形;
国家的命运将要覆灭,没有人来拯救;生产者很少而消费者很多,天下的财富怎么能不枯竭呢?汉朝自从建立政权以来,近四十年了,公私两方面的积蓄,还是少得使人痛心。
如果天不下雨,人们就会有顾虑,年成坏时纳不了税,朝廷出卖爵位,人民出卖儿女,这些情况如果传到皇帝的耳朵里,那有不因把天下治理得摇摇欲坠而不使皇帝惊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