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坪 作品

第56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24(第2页)

———《孙子》

释义:

《谋攻》讲的是如何谋划进攻的问题。孙子从谋攻的原则、战略、国君同将帅的关系、取胜的条件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有关军事进攻方面的理论。

它是我国古代一篇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观点的军事论着。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有关军事进攻方面的一些重要理论,作者从“兵不顿而利可全”这一原则出发,指出要重视政治和外交攻势,慎重用兵;

指出用兵时,必须根据敌我兵力的具体情况,决定所采取的战略;战争的胜利必须建立在自己的军事力量占优势,和指挥正确的基础上,归根到底是建立在对敌我情况的充分认识,和根据这种认识采取正确的军事行动的基础上。

孙子的这些认识都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因素。

第一,孙子不是孤立地,而是从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复杂联系中,来观察和论述战争问题。

孙子虽然不能够彻底弄清楚,战争同政治、经济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但却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二,孙子强调,作战要尊重客观条件;同时又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第三,孙子的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不但具有军事学意义,而且具有哲学意义。

它告诉我们,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客观现实,然后才有可能根据这种认识采取措施;

又告诉我们要全面地观察问题,要看到矛盾的双方,不要只看到一方面,看不到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