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坪 作品

第52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20.(第2页)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列子?汤问》

释义:

这是一篇寓言。通过北山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在与自然斗争中的,坚定信心与英勇豪迈的气概。

说明凡是对人民有利的事业,只要具有坚定的信心和毅力,并能发动群众,进行不懈的努力,终能获得成功。

本文通过移山来写愚公,运用衬托对比的手法,突出愚公高大的形象。

毛主席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闭幕词中,曾以“愚公移山”作题目,并信用这个故事,来鼓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在向民族复兴和现代化进军的今天,学习这篇文章,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仍具有重大意义。

译文(参考):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山很高(万仞)。大山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的北面。

北山有一位老公公(愚公),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苦于住在山北面,道路被山堵塞,出入绕远(迂)。

一日愚公聚集全家人计议说:“我和你们尽全力削平险阻,直通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南岸,可以吗?”全家人纷纷表示赞成。

妻子提出疑问:“以您之力,尚不能毁坏魁父这座小山,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而且挖下来的土石放到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