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坪 作品
第47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15(第2页)
孟子的主要着作:
1)《梁惠王愿安承教》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佣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释义:
《梁惠王愿安承教》通篇用陪衬的方法来说明虐政杀人的残暴。
文章分两层写:前路以梃引起刃,以刃引起政,浅深相形,足见虐政杀人,惨烈同梃刃。
后路以“兽食”“作俑”低一层跌起,足见虐政杀人,较兽食、作俑,为害尤烈。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两相对照,正显示出虐政危害人民这一无可否认的事实。
孟子何以不肯开口直说呢?盖借它端迤逦说来,使王自认其非,然后举其弊而痛切言之,不仅在我不见唐突,在惠王亦能深服孟子之所言,而无以罪之。
引譬设喻,层层进逼,文章的说服力,就显得很强。
译文(参考):
《梁惠王诚心愿意接受指教》
梁惠王说:“我诚心愿意接受你的指教。”
孟子对答道:“杀人的杖(木棍)与刀口,有区别吗?”
王说:“没有区别。”
孟子说:“刀刃与为政,有区别吗?”
王说:“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