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坪 作品
第44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12(第2页)
从“兼爱”观点出发,他认为春秋战国之际的攻伐兼并战争都是最大的“不义”,因为它是最严重地侵犯私有财产的行为,而且破坏生产和劳动力,给劳动人民造成极大的灾难。
因此,墨子主张“非攻”——反对战争。他反对的是“大攻小,强攻弱”的侵略性战争。
他认为有些征伐战争,如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都不能叫做“攻”,而是叫做“诛”。
“诛”则是顺天应人的战争,虽然他还不可能正确地区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但是在“攻”和“诛”的概念分类上表现出他对不同性质的战争已有了朴素的识别观念。
墨子也反对统治者挥霍浪费,所以又提出“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这在当时来说,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墨子和他的门徒,过着极其刻苦朴素的生活,在先秦诸子中是比较接近平民的。
墨子落后的一面,显着地表现在他提倡迷信,相信鬼神等。
《墨子》一书是墨翟的门徒根据他的遗教编辑而成的,现存五十三篇。其中《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六篇是后期墨家的着作;《亲士》、《修身》、《所染》诸篇则是后人伪作,不能代表墨家的思想。目前最通行的注释本是清朝孙诒让的《墨子闲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