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时代19(第2页)
有一次贵族丰卷要祭祀祖宗,请求打一次猎,用野味作祭品。子产没有答应,并且说:“根据制度,只有国君才能用猎获的野兽献祭。臣子们用一般的家畜就行了。”
丰卷很生气,想要暗害子产,结果没有得逞,逃到晋国去了。
子产为了加强国家力量,在公元前536年,又制定了一套国家法律——刑书,并且把它刻在铁器上。
这样就大大加强了法制,使旧的贵族领主不能按照传统习惯任意解释法律而逃避罪责;新兴的地主阶级也就得到了法律的保障。这对当时的生产发展是有一定作用的。
这些政治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旧的贵族领主的权势,在子产执政的第一年,他们就编了一首歌谣来咒骂子产。其大意是:
硬逼我把好的衣帽收藏在家,
还硬要把我的田地左编右查。
谁去杀子产啊,
我一定参加!
子产听到以后,不但毫不动摇,反而更加坚决地推行自己的政治措施。
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我个人的生死算不了什么。”
这时候,乡村里还常有人聚集在学校里议论国家政治,批评掌权人物。有人就劝子产把乡校毁掉。
子产却说:“应该叫大家批评执政者的好坏。他们说好的,我就做下去;他们说不好的,我就纠正过来。
他们正是我的老师啊,怎么可以把乡校毁掉呢?只有仁爱才可以减少怨恨,威吓是没有用处的。
把人家的嘴堵住,不让人家讲话,就像筑堤防洪一样,一但河水决口,危害就打了,倒不如留个小道让水流出来。所以我听到批评,总当做医治自己毛病的良药。”
在子产执政的第三年,郑国人民中间流行起另一首歌谣,大意是:
我家有子弟啊,子产来教育开导;
我家有田地啊,子产使产量提高。
要是子产去世嘛,谁能像他一样好。
这时候,子产在内政上的各种改革措施,已经巩固地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拥护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子产在外交方面,经过他的努力,也得到了不少的成功。他根据郑国处在大国中间的特殊环境,提出了“不斗争就不得安宁”的口号,在外交上进行了敢于说理的斗争,因而保持了郑国比较独立自主的地位。 有一次,子产陪国君郑简公到晋国去,晋国国君晋平公故意拖延接见的时间,叫他们一直呆在宾馆里。并且连个接见的日子也不告诉。
子产就吩咐自己的随从人员,把晋国宾馆的围墙全部拆掉,让自己的车马能进去。
晋国大夫士文伯知道了,责问子产说:“晋国的治安搞得不够好,盗贼很多,为了保障各国诸侯和使者在晋国的安全,我们修了宾馆招待他们。现在你把围墙拆掉了,叫我们怎么保障大家的安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