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坪 作品

第18章 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时代5.(第2页)

如男子要为奴隶主贵族耕田、打猎、“筑场圃”、“纳禾稼”、打草、搓绳、修屋、凿冰;妇女则要为奴隶主贵族采桑、养蚕、织染丝麻。尽管他们终年辛勤劳动,但所创造的财富却被奴隶主贵族剥削了去,自己只能过着“采荼薪摴”、“无衣无褐”的日子。

而奴隶主贵族却过着防寒有裘,御暑有冰,食膏粱,饮春酒,养尊处优的寄生生活。 ,

从这里开始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状况,奴隶们不仅在生活上毫无保障,而且毫无独立的人格,受尽侮辱和精神上的折磨,就连他们的妻女也随时随地都有被贵族公子侮辱蹂躏的危险。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这样的思想感情,正是当时广大劳动妇女的不幸遭遇的真实写照。

另外,本诗对于周代社会的风俗、节令和习惯,特别是有关周代社会的生产情况,都保存了许多具体的记载。

如从诗中有关农业的记叙来看,当时的农业已经很发达,作物的品种相当多,显然农业已是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

而狩猎只在冬季农闲时进行,已退居次要的地位。作为农业的副业,如纺织、染色、酿酒等,这些手工业生产也具有了一定的水平。

(三)本诗在写作上有以下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是节令歌的形式。全诗大体上都是以时间为序来描写一年四季的各种劳动的。这一形式,带有浓厚的农历歌谣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