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坪 作品
第2章 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第2页)
水稻和粟的种植及食用,是我国人民早期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那时的农业,被后世称为“锄耕农业”。从事农业耕种的人,同时要从事牲畜的饲养,两者结合在一起,没有分开。
之后,饲养牲畜的活动发展成为畜牧业。人类社会进入到了“新石器时代”。
农业与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促使这两业要分开来进行,需要不同的人分别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于是,社会产生了第一次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农业得到大力发展,史穿仁带领同伴们修渠造田,修筑大小渠道,把河水引到水渠里,灌溉农田,彻底改变了原始的刀耕火种的“锄耕农业”。
他们还学会了田间管理:给庄稼施用发酵后的、人和牲畜的粪和尿、及烧过的草芨,用草药消除虫害,经常除掉野草,给农田灌水······,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还导致出现了简单、原始的交换(萌芽),即农产品与畜产品之间的以物易物交换,为之后货币的出现,准备了温床。
时间来到了距今四、五千年前,史穿仁及同伴们不但会熟练地制造各种石制、木制和骨制器具,还学会了烧制陶器。
这时制作的陶器,是表面红色,带有彩色花纹的“彩陶”。还会制造加工谷物用的石磨盘、磨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