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的兔子 作品
第123章 秦艽退蒸除骨痹(大雪·草原谜案) (第2页)
治疗室里,老赵看着煎药机里翻滚的药液:“以前收过老医书,说秦艽是‘风药中之润剂’,没想到还能杀菌。”苏怀瑾用温药液清洗破溃处:“古人早知道它能治‘骨热’,现在实验室证明,它对布鲁氏菌的抑制率达65%。”
两周后复诊,老赵的体温终于正常,渗出液也变成清亮的淡黄色。多学科会诊上,苏怀瑾的发言让西医们眼前一亮:“传统‘退蒸’对应的可能就是抑制慢性炎症,秦艽的生物碱成分正好作用于病原菌的能量代谢。”她带来的蒙古文羊皮卷上,“秦艽煮酒治骨痛”的古老记载,与现代检测数据在投影仪上重叠。
“苏医生,这是从蒙古带回的羊皮卷,送您了。”老赵递过泛黄的羊皮,上面的图腾符号让苏怀瑾心头一动——正是ts集团logo的古老版本。她不动声色地收下,发现内页用朱砂写着“秦艽畏牛乳,酒煎则行”,与《本草经集注》的记载完全一致。
雪夜的仁济堂,苏怀瑾对着羊皮卷上的ts符号出神,想起在恒山古墓、钟祥竹简上见过的相同印记。难道ts集团的前身,竟是古代的“尚药局”?她翻开《元史·食货志》,发现元代确实有“太医院尚药局”负责药材贸易,符号正是“太医署”的变体。
手机震动,药监局发来消息:“ts集团正在申请秦艽生物碱提取专利,声称‘首创中药抗菌成分’。”苏怀瑾冷笑,羊皮卷上的“秦艽治骨热”明明记载于汉代医简,现在却被资本改头换面。她连夜撰写论文,将羊皮卷拓片与现代研究数据并置,证明中医对秦艽的应用早于西方抗菌理论两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