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的兔子 作品

第79章 久病脉缓渐显生机(第2页)

“附子用的是四川江油的道地药材,”她转向家属,从抽屉取出炮制标本盒,“生附子有毒性,但我们用的是蒸制12小时的制附子,经hpLC检测,乌头碱含量0.01%,低于药典规定的0.02%。”程野递过《毒性中药使用知情同意书》,纸页上“定期监测血钾”的条款用红笔标了重点,“配合结肠透析,用大黄、牡蛎煎液保留灌肠,让肠道分担排毒任务。”

张建国的儿子盯着处方上的“制附子”,喉结滚动了下:“我听说附子吃不好会心脏骤停。”药房老周恰好抱着药斗进来,深褐色的附子饮片在瓷盘里码得整齐:“小伙子放心,我们每批附子都做三次毒性检测,蒸制时加了甘草、黑豆,就像给老虎拔了牙。”他用镊子夹起一片饮片,断面的菊花纹清晰可见,“制过的附子专入肾经,温阳不伤阴,比生品安全多了。”

“煎药时先煮附子一小时,再下其他药,最后放肉桂煮五分钟。”苏怀瑾边说边在便签上画煎药流程图,“加三片生姜、五颗大枣,生姜散水湿,大枣补脾胃,药汁分四次温服,每次200ml,别给肾脏添负担。”她望着老人手腕的内瘘,“下周透析时跟医生说,试着把时间减少半小时,给身体留些自我调节的空隙。”

三天后的复诊在午后三点,阳光斜斜照进诊室,给张建国的病号服镀上层暖光。他的眼睑浮肿退了不少,竟能露出半片浑浊的眼珠:“昨晚只起了两次夜,早上喝了碗小米粥,竟尝出点米香了。”苏怀瑾搭脉时,指下的缓脉比上次有力些,像春冰初融时的溪水,虽慢却带着生机。

“脉缓而渐实,说明脾肾阳气在恢复。”她调整处方,加了酒炙菟丝子15g,“《中国药典》规定,菟丝子酒炙后滋补力更强,能帮肾脏固摄精微。”话没说完,肾内科王主任推门进来,手里攥着最新的肾功能报告:“肌酐200umoll,降了10个点,你们中医组是不是加了什么秘方?”

王主任的白大褂口袋露出半截听诊器,镜片后的目光带着探究。苏怀瑾笑笑,将脉象图调出来:“没什么秘方,就是按‘温肾健脾、通利水道’的治法,老爷子的脉在好转,说明身体在响应。”她转向张建国的儿子,“西医的透析就像外力帮忙排水,中医是修水渠,让水自己流起来,两者不冲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