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木啊 作品

第216章 万象剑阵(第3页)

而金长老看到张炀出来,便大步而来,又见张炀神色虽显疲惫,眼中却无一丝惶恐,反倒多了几分沉稳,不禁面露赞叹之色。

“老夫守在此地已有三刻,原以为你至少要耗去半日,没想到这么快便破幻归来。”

张炀微微抱拳,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钦佩:“那幻境极其真实,若非我有所准备,只怕真要困在其中。金道友所言果然不虚。”

金长老轻捋长须,笑容中透着欣慰:“老夫晶族子弟,少有能从那幻域中脱身者,道友竟能全身而退,想必此行不仅得到了万象母石,更有所悟吧。”

他目光落在张炀身上眼神微闪,又沉声叮嘱:“你可还记得老夫方才之言?万象母石可取,其余灵物,万不可动。”

张炀郑重点头:“在下自知分寸,未曾取他物。”

金长老闻言满意地颔首,目光柔和了几分,于是便带着张炀离开此地。

沿着来时的通道,张炀与金长老缓步而行。

路途中火热与寒意逐渐被稀薄的灵气取代,天地间重新回归死寂。仿佛一切方才的奇景都只是幻梦一场。

没走多远,张炀便忍不住开口询问道“方才在下前往火海深处之时,好像看到了当日在下送于贵族的灵眼之树了。为何金长老要将此灵眼之树安置与贵族秘地?”

金长老叹了口气良久后,方低声开口:“陈道友可知,此物于我晶族,意味着什么?”

张炀侧目望去,金长老的语气不再如往日爽朗,而是带着一丝久违的希冀与沉重。

“天衍大陆之上,灵眼之树极其稀少,此树一旦扎根,便可引地脉灵气缓缓汇聚,使一地由枯而润,生生不息。而我晶族族地,若能得此灵眼之树庇佑,千万年来灵气稀薄之困令我族族人诞生越来越难,或许便可逆转。”

他缓步前行,继续道:“晶族诞生之初,便是依那冰火交融之地的造化方才孕育而生。我等体内自带火与冰之灵,所修所化,皆须天地异力方可维持平衡。若无这两者庇佑,便如浮沙孤火,难以延续。”

张炀轻轻点头,感慨道:“原来如此。”

金长老微叹:“我晶族之躯体特殊,血脉承载冰火二力,一旦远离族地,难以自稳,唯有修至元婴之境,方可依靠自身之力稳定体内灵力,走出此方黄沙囚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到这,他的声音低沉下来,眼中浮现出些许追忆与无奈:“自上古变故之后,此地灵气便急剧消散。原本灵脉交汇之地,沦为死寂荒原,族人不得不退守至此,靠那片火海与冰川残余之力苟延……而此地缘何灵气骤失,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张炀微怔,原来这才是晶族一直驻守此地的原因啊。

“昔年之地,山川灵泉皆在,今日却唯余黄沙千万里。若非那冰火之源仍勉强存续,外加我族一直存备的灵眼之物充足,我晶族恐早已灭绝。”

金长老紧了紧手,目光愈发炽热:“如今有此灵眼之树为引,若能顺利植入地脉之眼,百年之内,或可重聚灵机。我晶族新生者,将不再百年方得一人,未来,或有再兴之望。”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坚定:“也正因如此,此次道友所求‘万象母石’,老夫才会破例应允,准你前来取石。”

张炀闻言,心中微震,神色复杂。他想起自己当年便随手赠出此灵眼之树,却未曾想竟于今日生下善果,让他顺利得此异宝。若说冥冥之中无造化,未免太过轻慢天意。

“原来如此。”张炀轻声自语,眸光深处隐现一抹感慨,“我道中所得,果真应了那句老话善念不灭,福泽自来。”

两人很快返回洞府之内。张炀与金长老相对而坐,茶烟袅袅,炉火温润。他再次向金长老请教自己的法宝炼制,语气恭敬而虚心。

虽说如今张炀在炼器一道上已超越了金长老,但金长老毕竟出身炼器种族,哪怕如今技艺不太行,单凭其传承与见识,也足可为他指出诸多可行之法。

金长老沉吟片刻,旋即给出了几个关键建议。

其一,张炀所设想的飞剑法宝,宜以一座剑阵为基础,初期炼制三十六柄飞剑,待其突破至元婴境后,神识足够强大可再拓展至七十二柄,日后甚至可随着修为提升,步入百剑、千剑之道。

其二,炼制飞剑之时,务必以万象母石为基材,此举虽会耗费不少万象母石,但四尺高的母石足堪支撑整套飞剑的打磨与融合。此举不仅有助于飞剑与张炀灵识的长远契合,更能在炼制失败时,以母石的自愈特性温养剑胎,避免彻底报废。

“你日后走的道路,与剑道而言算是异类,而又与剑阵而言更是异类。算得上是自成一家的以一剑,化万道的路子。可以称之为万象剑阵。日后练成飞剑,道友便不可心浮气躁,每一柄飞剑,都应当如同亲子——培育、雕琢、温养,直至灵性自成,剑意贯通。”金长老语重心长地道。

张炀听得心神震动,顿觉思路大开,不由连声称谢。

二人连日闭关详谈,从器胚打磨到剑阵禁制、再到灵材择选,甚至还探讨了后续融灵契法。张炀原本的构想,经金长老几番点拨,逐渐明晰而完善,于是张炀起身拱手告辞。

离去之前,他取出三十颗上品灵石留于桌前,微笑道:“此行受教良多,不敢空手而去,还望金道友笑纳。”

金长老连连摆手:“陈道友你这?”

张炀却仍笑意满面,揶揄道:“若金道友不再勤炼,日后怕是要被我这个炼器晚辈赶超了。”

金长老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轻轻摇头:“你这小子,倒也滑头得紧。好,老夫便厚颜收下,以后若能靠这点灵石多练几炉,说不定还真能追你一把。”

他将灵石收入袖中,眼神里满是欣慰与鼓励:“日后若成万剑归一之势,别忘了老夫也曾为你添过一锤之火。”

张炀大笑:“那是自然!”

言罢,他一拱手,身形化作一道剑光,破沙而起,踏风而去。留下一地黄沙轻颤,犹似回响那一声轻笑。

金长老远眺良久,轻声低语:“天地不仁,却不负真心。”

喜欢玄青录请大家收藏:()玄青录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