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惊人预测,苏联粮食危机(第2页)
“这么做,是避免重蹈覆辙。”
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两国之间的协议,撤走了全部在东专家,东苏关系跌入低谷。
这件事给东大人当头一棒!
什么老大哥,全他妈虚的,到底还是要靠自己!
看到张国宗微微点头,李干抛出一记重磅炸弹,他指了指陆近山,说,“陆局长最近三年一直在着重搜集苏联内部的各方面情报,我们有上百名各个领域的分析专家在做持续分析。”
这项工作一直在进行,李干需要充分的实际依据,来证明他的观点。
口说无凭,你凭什么说苏联会在1990年开始分裂?凭什么说苏联会在1991年彻底解散?
你得拿出依据来!
为了做这项长期的各领域情报分析工作,李干每年都砸进去了大几千万的经费,维持了几千人,专门做这一条线上的工作。
陆近山为什么处处以李干马首是瞻,那是因为李干大力支持他们情报局的工作。
以前,情报局在国外的情报工作开展得非常艰难。
李干提供帮助后,不仅仅是经费上的支持,而且通过大中投资控制的大量海外企业,建起来一个庞大的关系网络,深入到各国的各个领域进行情报搜集。
这些情报搜集,大部分是明面上的,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是会反应在各类生产生活活动上的。
小小一块面包的售价,就能反映出该国小麦产量、制造工艺、市场需求等等各种重要指标。
李干看着张国宗的眼睛,缓缓说道,“我们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苏联表面风光,实则是回光返照,这个联盟已经病入膏肓,距离分崩离析,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
这一句话,让张国宗整个人呆若木鸡,瞳孔放大,嘴巴微张,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就这么看着李干。
李干从林小茹手里接过一份报告,放在了张国宗面前,道,“这是苏联近三年里的经济社会情况分析报告,里面有几项数据,我做了标注,你看一看。”
张国宗连忙翻看起来。
看到李干标注的那个段落,他反反复复看了许多遍。
张国宗惊诧不已地问李干,“苏联的小麦产量已经连续五年下跌了?怎么会这样?”
李干微微点头说,“这是真实的数据,自1976年乌克兰平原遭遇大面积虫害以来,苏联的小麦产量始终没有办法恢复1976你那之前的水平。”
“我们判断,最多五年的时间,苏联要用一半的外汇储备进口粮食。”
“如果苏联不尽快结束阿富汗战争,他们的寿命,最多十年。”
所谓内患外忧、光鲜表面,说的就是当前的苏联。
小麦有那么重要吗?
太重要了。
粮食永远是第一位!
在古代,你有多少粮食就能招多少兵!
美国人马汉说,二十一世纪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全世界,美国人正是按照这个思想走的。
问题在于,对绝大多数国家来说,控制海洋的根本,是获得粮食!
美国的农业非常发达,他们能够自给自足。
而苏联呢,一大半粮食依靠乌克兰平原,乌克兰是苏联最大的粮仓!
现在粮仓出问题了,而且是大问题,不从外面卖回来,就得饿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