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芸 作品

第216章 他好像明白,自己这两年为什么越来越虚了(第2页)

“呜——”

船一声昂扬的鸣笛,驶入了浩瀚无边的大海。

出海两个小时后,宋海建让人下网。

目前在海产店里,最受欢迎的就属鱿鱼、虾蟹,其次是海鲈鱼和多宝鱼、石斑鱼。

所以宋海建出海之前,就盯上了这一堆杂鱼。

与此同时,四号船也在九点钟的方向下网捕捞鱿鱼。

在清理掉周围的杂鱼后,宋海建给四号船发送暗号,让它往十一点钟的方向前进一千三百米。

而宋海建所在的一号船,则是往两点钟方向开去。

那里,有一群东星斑正在欢快地觅食。

……

当天晚上,两艘船归来。

如今捕捞的海鲜不像以前要求高,所以想要爆舱非常容易,毕竟和黄花鱼、金枪鱼这类珍稀的鱼类比起来,现在宋海建捕捞的鱼类品种,都是很常见的。

不过其中也有例外。

东星斑,清蒸非常美味,深受市民的喜爱。

宋海建让人将送往海产店的鱼分出来,剩下的就送去加工厂制作成鱼干。

鱿鱼是既可以在海产店卖,又可以做成鱿鱼干的,所以是当前销量最好的。

只是单价很低,主要是走量。

四号船的鱼舱,大部分都是鱿鱼。

还有一小半是在近海区域下了拖网,拉上来的虾蟹。

宋海建依然从渔村收购海鲜,只是赶海怎么可能天天都能捡到虾蟹?

海产店的虾蟹,基本都是靠近海下拖网捞上来的。

目前近海养殖的产业还没出现,技术并不成熟,所以海虾价格高昂。

这一小半的虾,同鱿鱼一样,是要分做两用的。

也十分的抢手。

码头上忙碌异常,除了宋海建的两艘船,还有大队的捕鱼队——现在包产到户已经在全国推广开了,所以如今的捕鱼队,和以前也不一样,基本都是像宋海建这种的“家庭产出”,然后给大队交点钱。

也是这个时候,大队长才隐约地意识到,其实他们村比那个安徽的什么小岗村,还要更早地推行“包产到户”……

只不过,干的更隐蔽,也不是用的这个名字而已。

全村的渔民,在宋海建的指引下,一边借着宋海建的东风和上海附近的商人做买卖,一边派出了村里的小伙子,走南闯北兜售海产。

相对而言,肯定是后者更加辛苦。

可如果他们能够自己打通销路,未来渔民们再也不用为卖不出去的海鲜发愁了。

宋海建早就跟他们讲过,这个过程或许要几年,运气好的话可能一两年就完成了,但不论如何,必须要做好心理准备,耐心地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