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外公陈家耀的本事(第3页)

直到小福将碗成功放到他手上,大队长这才敢出声:“小福啊,你太能干了,都会端茶倒水咯!”

小福两岁了,她走路又快又稳,拿东西也基本没问题。

听见大队长爷爷夸自己,小福红彤彤的脸蛋上绽放出一个笑容,然后转身就跑到爸爸腿边,上半身直接趴到爸爸大腿上,一双小脚丫子翘到后面,翘得高高的。

脚上的塑料凉鞋都掉下来了。

宋海建嘴上说着“小心”,一手扶着女儿,同时弯下腰去,伸出另一只手去捡地上的鞋子,重新套到小福脚上。

小福被爸爸抱着换了个姿势坐着,脚丫子一晃一晃的,就是不老老实实地让爸爸给她穿好鞋子。

蒲勇华慈祥地注视着小福,“海建,你现在也是当爸的人了,有一家子要养,我知道你有本事,可那也是你的事,我们大队都是些踏踏实实的人,该拿的钱拿,不该拿的钱就不拿。”

“关于海产品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之前我们一块儿商量的那条路,现在也稳步推进着,到时候两条路齐头并进,这样大伙儿就不用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那样大伙儿压力大,你压力也大。”

这倒是实话,要是全靠宋海建这边的销路,一旦订单不多,宋海建自己的海产品都卖不出去多少,难道他就牺牲自己的利益,把订单让给村里人吗?

那显然是行不通的。

没有任何关系,是可以通过长时间牺牲一方的利益,来维持下去的。

不管是做买卖还是经营人情网,都需要互利互惠才能长久。

蒲勇华看透了本质,因此才会先一步解决了隐患。

宋海建对此十分感激。

“行,勇华伯,那就按你说的办。”

如此一来,宋海建就能先把自己囤积的海产品倾销出去了。

最初的生意是靠外公用人情、威望、名声等拉来的。

可想要回头客,那就得依靠海产品本身的质量。

因而,宋海建开始了加工海产品的严格盯梢和管控。

以前是卖到较近的地方,就算湿度稍微超标,那也不碍事。

但如今不同了。

宋海建要求将海产品的湿度降低,这样一来,同等重量的海产品,数量上就会增多。

如此一来,对于购买海产品的人来说自然是一种实惠。

宋海建本人却是要承担一部分损失。

可万事开头难。

开始就是要做出口碑的。

加上捕鱼对他来说没有丝毫难度。

因此他才舍得下重本。

就这么的,1983年在宋海建生意转型中,惊险又刺激地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