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丰收:进账一百四(第3页)

宋海建打开饭盒递了上去,冯玉芬接过,“这么多?那你有没有好好谢人家?”

“放心吧妈。”宋海建起身,“我去给你打水。”

蒲十三则是像只小喜鹊似地叽叽喳喳,说起了昨晚她们捡生蚝,还有海兰海生晚上想妈妈睡不着,最后要阿奶给她们讲故事来哄睡的趣事。

听得冯玉芬逐渐展露笑颜。

李婶子一家都是热心肠的,在她出事后,不但不嫌海兰海生麻烦,还对姐弟俩很关照。

当然,这种短暂的帮助,相信村里不少人都愿意提供……但肯定没人会像李婶子这样给孩子们讲睡前故事……

有了这些热心善良人们的帮助,冯玉芬这一关很快就度过去了。

出院后,碍于医嘱,冯玉芬不得不和儿子轮流上工。

于是宋海建清晨要去送货,回来要替母亲参加抢收,一直到傍晚时分,母亲接棒,他去赶海……

本就处于生长期的少年,加上如此巨大的消耗,胃口自然大了好几倍。

但冯玉芬丝毫不心疼这点米粮,儿子上工时她在家做饭,不仅很舍得放米,而且还去找里人买鸡蛋,保证儿子每天都能吃饱饭,还能补充到营养。

这就导致一个月下来,秋收结束了,宋海建不但没憔悴,反而一下子蹿了不少个儿。

就连钱包,也鼓了不少,毕竟宋海建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是一个人赚两份钱的……

从十月底开始的秋收,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历经抢收、脱粒、晒谷、交公粮这一系列流程。

终于,大队圆满完成了今年的任务。

队上便开始按照工分分粮。

今年是个难得的丰收年,交完公粮后还剩下不少粮食,按照工分来分的话,每家能分不少。

前提是那户人家不要太懒。

至于一些没了壮劳力,只剩老弱妇孺的家庭,大队也是有补贴的。

像宋海建家,除了冯玉芬凭工分分到的粮食,还能得到一份救济粮。

可这次到手的粮食,要撑到明年夏收分粮,按照以往的情况,这点粮食依然是远远不够的。

但现在,冯玉芬不慌。

因为,她儿子正在给她清点家里的“存款”。

“这个月卖生蚝进账六十六块钱左右,供销社那边卖海鲜是七十六块八,加起来是一百四十二块八。”

宋海建在《家庭账本》上记好账目,把钱推到母亲跟前,“妈,你点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