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葡萄皮 作品

第199章 这一招深得稳、准、狠的精髓(第2页)

幸好不是直接反对,只是打算调查一下,这样就好。

也不枉自己一直担心!

------------

锦衣卫是皇家直属的监察机构,调查其他地区或其他事务可能会慢一些。

但朱元璋亲自交办,指挥使毛骧亲自带队,要查的还是应天府郊外的一名官员?

这简直是轻而易举。

对于锦衣卫来说,调查应天府及其周边是最简单的。

因为锦衣卫总衙就在应天,那里的人手最为充足。

而且,查的对象还是官员。

呵呵,锦衣卫名义上是监察天下,但实际上...

起初,朱元璋创建锦衣卫,目的便是针对官员。

因此,锦衣卫对官员,特别是出身豪门大族的官员,早已提前介入。

通常情况下,检查并不十分严格。

如今,朱元璋下令,仍由毛骧负责,自然要将之前已掌握的资料提交上来。

此外,还需在上元县重新收集一些关于官员声誉和相关信息。

短短一天内,锦衣卫便呈上了厚厚的一叠报告给朱元璋。

朱元璋随手翻阅资料的同时,头也不抬地问毛骧:“这些东西太多,你说说,这个胡仁彬到底怎么样?”

毛骧略作思考后答道:“据我此次调查,胡县尉虽出自胡府,但本地人根本不知他的身世。

不仅民间不清楚,连官场上也只是猜测他在应天府有背景,从没人想到他出自胡府。

“平日里,胡县尉作为县尉,每天都要巡逻半天,处理公务半天。

可以说,他确实履行了当初赴任时的承诺。

朱元璋查看资料,听罢毛骧的话,微微点头,嘴角也轻轻扬起。

显然,他对胡仁彬的表现颇为满意。

朱元璋这个人,只欣赏那些能为他效力、又能造福百姓的人。

在他看来,这才是好官。

毛骧见朱元璋未提异议,接着说:“胡县尉平时行事低调,所以在当地口碑极佳。

甚至上元县的百姓认为他出身寒门,正因如此,他才更了解百姓的疾苦。

胡县尉办事妥帖,不仅处理好自己的职责,还尽力协助他人。

上元县的赈灾款便是他从户部争取来的。

胡县尉虽未公开借用胡大人的名号,但户部中认识他们父子的人很多。

朱元璋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官场中公事私办本是常态。

许多公事往往借助私人关系解决,这也是一种维持关系的方式。

胡仁彬并未滥用父亲的名义,因此不应苛责。

朱元璋认为此事办得不错,户部也不必过于责备。

他惊讶于胡仁彬能成为一位受人认可的县尉。

毛骧听后连忙跪下,表示所报情况真实无误,只是整理后上报。

他建议皇帝召见胡县尉,亲眼看看他的变化。

胡县尉在当地的良好声誉并非靠施粥行善得来,而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

此事将来吏部考核时会有正式奏报,无需弄虚作假。

朱元璋也只是随意敲打一番,他对毛骧并无怀疑。

毛骧一心只想着尽职尽责,锦衣卫本就该听命于皇帝,为皇帝办事。

朝堂上的人即便如胡仁彬这般出色,也与锦衣卫无甚关联,两不相干。

朱元璋大致看过调查报告,上面详细记录了从相关人员口中获取的信息及核实过程。

这份报告足见毛骧的用心。

由此更显胡仁彬的难得,他确实是真心为民的好官。

这让朱元璋放下心来。

胡大老爷现在低调得很,对朝堂事务也无兴趣。

这样挺好,不用再给他升官,让他保持现状即可。

倒是胡仁彬,是个不错的官员人选,甚至适合作为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