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长寿安康?”(第2页)
说完例子后,胡大老爷开始进入正题。
“为何本官认为长寿安康是成为贤王乃至贤君的前提?”
“因为无论是政务、武艺、兵法还是文学,这些知识你都可以逐步学习。
”
“即便你天资稍逊,学得慢些也没关系,只要活着,多花些时间就能补足。
”
“但如果失去了这个前提呢?”
“纵使你才华横溢、智慧超群,又有什么用?”
“就像刚才提到的海外建国之事,想必不少人都感兴趣吧。
”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假如有一天,你们在海外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刚要施展抱负时,却不幸离世。
”
“而那些未受良好教导的后代,将你们辛苦创立的基业毁于一旦,你们会后悔吗?”
在场的所有皇子都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
就连窗外的朱元璋也紧握双拳。
“所以,只有活得长久且健康,才能一步步稳妥地规划未来。
”
“看看你们的父亲,早已开始着力培养长子朱标。
”
“从治国理念到团队建设,可以说,按此方式,皇位传承和施政交接都不会有问题。
”
“这样一个近在眼前的例子,难道你们没有感悟吗?”
之前的话或许还有些遥远,但这番话让皇子们如梦初醒。
原来他们的父亲之所以如此成功,原因之一竟是长寿?
这样一想,确实如此!
实际上,胡大老爷所言非虚。
历史上短命的皇帝数不胜数,而因后代不肖导致基业毁于一旦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朱高炽和朱瞻基继承的大好局面,被堡宗彻底破坏,几乎陷入困境。
如果他们几人身体更强健一些,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胡大老爷早前已在报社推广八段锦,让京城百姓练习,但这些方法对朱元璋等人而言仍是遥不可及。
然而,胡大老爷今日再次提及此事,意义便大不相同了。
------------
众皇子听后恍然大悟。
窗外的朱元璋摩挲下巴,眯着眼思索。
胡大老爷的话他听进去了,也因此意识到自身的问题。
他的身体虽还健康,却不知还能撑多久。
能否等到标儿接班?是否能看到雄英成长?
这些问题让朱元璋一时无解。
他忽然注意到专心聆听的朱雄英。
“若我这身体状况未知,我的孙子又如何?”
“雄英似乎体弱了些。
”
“这么说来,标儿也有些虚胖。
”
“难道我的子孙们都体质堪忧?”
朱元璋稍作联想,便心生不安。
之前因胡大老爷的话而有的几分自满,此刻全化为忧虑。
大本堂内,皇子们正在仔细思考胡大老爷刚才传授的理念。
他们越琢磨,就越觉得胡大老爷的话很有道理:
“只要活得久、身体好,就算起点低、能力弱,也能够逐步提升。
”
“没错,即便暂时没学到,也可以慢慢组建团队。
”
“照胡相的说法,只要寿命足够长,终究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再说,即便没有这个目标,多活几年、享受更多人生也是好事。
”
至此,胡大老爷成功激发了这些年轻人的兴趣。
不过他不知道,窗外还有一位带着孙子来旁听的人,听得极为入迷。
“既然大家都认识到寿命和健康对事业的关键作用。
”
“那么接下来,我将教授大家一些基础的养生方法。
”
“虽然简单,但对保持健康、延长寿命确实有效。
”
“若能长期坚持,活到古稀之年不成问题。
”
胡大老爷并未妄言“长命百岁”,那太夸张了。
后世医疗发达尚且如此,真正的百岁老人又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