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胡大人一看见公务就头疼(第2页)
看着那些小崽子垂头丧气地离开,胡大老爷也长舒一口气。
随后,在众人的惊讶目光中,他悠闲地背着手走出皇宫。
不过就是面子上过不去罢了。
不对啊!
往常胡大老爷最多消失一两天,回家休息一下就回来了。
可朱元璋和马皇后听说此事后,午饭时都笑了。
能少块肉还是减几年寿命?不回去挨骂才怪!
然而此刻胡大老爷根本没打算回宫。
他在家中享福,教坊司的官员和姑娘们都愣住了。
折腾完那些小崽子,总该给他们点时间恢复吧。
“这就是惟庸的风格啊!”
人呢?
连皇子都敢这样对付,折腾几个士子又算得了什么?
所以,尽管皇子们气得握紧拳头,也只能低声下气地告辞离开。
这样至少能多几分乐趣。
宫里的人也不是傻子,无论他们怎么议论,对胡大老爷来说都无关紧要。
要是有人敢**,不仅昨晚的努力白费,还可能当场受罚。
无所谓!
最好挨顿骂后,尽快把这个差事甩掉,这样的骂挨得值。
没什么别的意思。
胡大老爷最终的命运,还得看宫中的那对夫妻。
哪怕去了连门都进不去!
娘的,给这群小子一点颜色看看,让他们回去喊苦才是。
自家孩子虽多,但也没多少钱,不如就用衣服当赌注吧。
陛下夫妇不会因为这事为难胡大老爷。
老朱虽然满意,但皇宫里其他妃嫔看到自家孩子一夜未眠的模样,都很愤怒。
所以,孩子们以后恐怕都要在胡大老爷的阴影下生活了。
可她们又能怎么办呢?
“不是随便谁都有胆子让我的孩子乖乖抄书的!”
朱元璋为子孙考虑长远,但也并非毫无限制地宠爱。
对胡大老爷来说,挨骂不算什么。
想到这里,刚享用过山珍海味和滋补品的胡大老爷,把后宅的姬妾们都召集了起来。
胡大老爷离开后,昨晚他让皇子们通宵抄写《论语》的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皇宫。到了午后,妃嫔们听不到动静,就知道结果了。
想到这些,胡大老爷笑得合不拢嘴。
皇子们都很聪明,明白这其中的深意。
朱标不仅是血脉传承,更是他的治国理念和帝国的延续。
“看看那些腐儒,谁能这么做?”
为什么这次连续十多天没有消息?
想想那些日子,不少妃嫔只能抱着孩子痛哭。
就是一起玩个小游戏罢了。
其他孩子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
“看看!惟庸出手,这些小子立马老实了,没人敢反抗!”
通宵抄写,不完成不许离开,哪怕困也要做完才能走。
老规矩罢了。
“若让他们提议让孩子们抄写五遍《论语》,那些孩子怕是立刻就要拍案而起。
”
“唯独徐辉祖如此提议,再无人敢多言。
”
这一举动不仅消除了皇子们的傲慢之心,也算是有功有劳,理应在家中修养。
让娘家去找胡大人交涉?
“重八,看来徐辉祖真是位严厉的老师。
”
因此,对于这些孩子的教育,朱元璋已尽到父责。
只要能得过且过,挨骂也无妨。
马皇后的话让朱元璋感到十分受用。
此人行事果然雷厉风行。
但若不求助娘家人,那就只能求助于皇帝和皇后。
“嘿嘿,还是我善于用人啊。
”
要知道,胡大人名义上是教坊司的主管。
这看似不起眼的小机构,没有他的签字批准,很多事情都无法进行。
更别说还有不少名妓,一直惦记着胡大人。
---
教坊司最终硬着头皮来到胡府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