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朱重八,那我们换一个老师吧!(第2页)
一旦出什么状况,必定会有不少人跳出来指责。
因此,仅凭这一点,他便足以压制众皇子,让他们不敢过分放肆。
“那位暂代之职的官员,学问虽佳,但在年纪、威望与手段上,远非诸位皇子皇孙的对手。
”
要知道,那些年轻人仍居住在皇宫内,就在众人眼皮底下,却已让师长难以教导。
朱元璋此言一出,就连一向沉稳的马皇后也不禁感到不安。
毕竟,即便身份低微,他们依然是皇子。
“这些孩子都要称呼小月儿为大嫂,而她伯父曾是本朝前丞相。
”
朱元璋苦笑着摇头:“怎么可能?”
另一方面,明朝还有许多受朱元璋督促努力工作的官吏。
总算可以稍作喘息。
听闻马皇后的话,朱元璋觉得头痛欲裂。
如此一来,眼前的局面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样下去,他们怎能不成材?”
朱元璋听后大喜。
不得不说,胡惟庸出面确实不错。
()
---
对于朱元璋而言,提到胡惟庸的名字,几乎等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要遇到棘手之事,胡惟庸虽然懒散且不积极,未必是最优解。
然而相较之下,在胡惟庸这里,至少不会有失望,有时还会有些意外收获。
更重要的是,借助胡惟庸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后遗症。
一旦有所行动或造成影响,无需朱元璋费心,胡惟庸就会主动避开。
仿佛多做一天官就会缩短他的寿命似的,他几乎是狼狈不堪地逃离了职位。
这种态度虽然让一向将官员视为工具的朱元璋不太满意。
所以,她们提出这样的请求,其实也在意料之中。
回到府中换了一身衣服,整理一番后,完全无视宋利谄笑的表情,直接坐上了宫里的马车,悠哉游哉地进了宫。
他衣衫不整地左右搂着脸泛红的如诗和宛如,跷着二郎腿,由两个侍女一口酒一口菜地服侍着。
只有子嗣能让他们老有所养。
胡大老爷此刻真是哭笑不得。
胡大老爷虽然学问不算顶尖,但教导这些年轻人是绰绰有余的。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仆人来报,说胡府的大管家胡义前来传话,宫里紧急召见!
他已经藏在两位**的小院里三天了。
而且,等宋利按照朱元璋的指示出宫传旨将胡大老爷召进宫后,朱元璋与马皇后越谈越觉得选胡大老爷为老师是个正确的决定。
更何况,以胡大老爷现在的身体状况,即使再过五年,也不用担心无法生育。
他最宠爱的侄女已经成了太子妃,他又何必再去支持别人?
他的立场,自然与朱元璋、朱标父子紧密相连。
然而,还没等胡大老爷开口拒绝,身为父母的朱元璋和马皇后便一口一个老兄弟、一口一个儿女亲家,说得情真意切,泪眼婆娑。
胡大老爷的拒绝,让两位**既惊又失落。
不过,胡大老爷得意归得意,舒坦归舒坦,也不是完全没有烦恼。
哦,除了朱标和朱棣之外,朱元璋还有其他几个儿子。
更不用提胡大老爷在其他领域的学识,那绝对远超他的前任老师们。
对老朱家来说,他无疑是最佳人选。
目前仍未成年、留在宫中的皇子还有十几个。
但胡大老爷沉思片刻,在两名女子期待的目光中轻轻摇头。
“现在还不行。
”
最妙的是,其他人若担此重任,难免会牵涉到复杂的皇位争夺之中。
看看,连马皇后这样的一国之母都对他十分客气。
谁知到了谨身殿见到朱元璋和马皇后后,非但没谈麻将的事,反而多了一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