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葡萄皮 作品

第148章 历史上那位固执的方孝孺的命运也悄然改变(第2页)

所以,看稿时忍不住抱怨在报社也成了一种常态。

这时,两人刚看完一篇稿件,就忍不住开始吐槽。

然而,还没等他们骂够,方孝孺就接到了胡大老爷的口信。

听着重复两遍的口信内容,他一脸迷茫。

教坊司?

那绝非什么好去处!

(本章结束)

---

“方兄,恭喜啊!”

方孝儒正犹豫,罗贯中已兴奋地向他道贺。

方孝儒苦着脸看向罗贯中。

“罗兄,莫非你觉得教坊司的小吏比咱们报社的小吏强?”

罗贯中笑看方孝孺的表情。

见众人目光聚集过来,罗贯中索性拉着方孝孺走出人群。

刚到外面,确认四周无人后,方孝儒立刻一脸愤怒地质问罗贯中。_a~i_h·a?o\x/i¢a~o`s_h^u,o!..c-o\m/

“罗兄,你这话什

么意思?”

“为何感觉你还有话没说?”

罗贯中笑着拍拍他的肩。

“你平时看似稳重,关键时刻却露馅了!太急躁了!”

“就不能让我先开口?”

方孝儒听后愣了一下。

他确实脾气急,遇事总坐不住。

老师宋濂也曾多次劝他。

但本性难移,这脾气不易改。

不过,听罗贯中这么说,他也有些愧疚。

毕竟对方是真心为他好。

他深吸一口气,恭敬地向罗贯中行礼。

“多谢罗兄指点!”

罗贯中连忙扶起他。

“方兄如此,倒让我有些不好意思了!”

二人客套一番后,想起正事。

文人难免有些毛病,罗贯中终于有机会开口。

“方兄,我恭喜你,因为你前程无量。

方孝儒冷静下来,认真询问:“有何好处?”

罗贯中笑着低声说:“我们读圣贤书的人,寒窗苦读多年,最终要在官场施展才华。

“今年你虽然未进一步,但以你的才学,二甲三甲是稳的。

“你参加的是新增恩科,不算在常规科举中,所以明年还有机会。

罗贯中凑近,意味深长地说:“不过,你不能就这样闲着吧?”

“与其在报社当小吏,不如去教坊司。

“在这里,最多做到主编,而在教坊司,现在虽也是小吏,但将来会有更好的机会。

“胡大人亲自点了你的名,若能得其赏识,前途自然光明。

方孝儒沉默了,明白了罗贯中的意思:与其做跑腿的小吏,不如投靠胡大人,或许能得到有力支持。

方孝儒深知自己获得这个机会并非因才学出众,而是得益于偶然结识了胡大老爷,并陪伴其去过两次青楼。

然而,即便在青楼如何表现,也无法改变胡大老爷身为朝堂重臣的事实。

正如罗贯中所言,有这样的人物支持,未来的道路会顺畅许多。

以往的方孝孺或许会鄙视这样的手段,但在报社工作期间,他接触到不少从礼部跟随胡大老爷而来的下属。

他们追随胡大老爷的原因既有对其权势的敬畏,也是想借此机会有所作为。

另一方面,这些人本身在礼部地位不高,缺乏话语权,这也促使他们选择离开。

通过这些人的闲谈,方孝孺了解到许多官场的真实情况:底层官员的斗争、无奈以及无力感,这些都是他之前未曾体会过的。

这些礼部官员不仅包括低级小吏,还有不少是通过科举成为七品官的经历者,他们的经验对方孝孺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教育。

“学问再好又有什么用?”一位前辈曾问他,“到衙门做事,上司要的是执行力,而不是才华。

”前辈的话加上罗贯中的建议,使方孝孺下定决心。

他意识到自己的老师宋濂无法始终庇护他,要想在官场立足,必须依靠自己的判断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