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自己选个职位吧!(第2页)
刘伯温的才智毋庸置疑。
可以说,在这个时代,他的智商、见识和眼界几乎无人能及。
他对局势的判断以及对人性的洞察,远远超越他人。
满朝文武中,只有胡大老爷和刘伯温一样,一心想着尽快脱身。
而他们的退意原因也是一样的——为了保命!
二人心里都清楚,唯有摆脱朱元璋的控制,辞官归隐,才能稍得安宁。
尽管出发点相同,但两人最终的选择却大相径庭。
刘伯温太过于孤高自许!
按常理,既然已经为官,还是朱元璋麾下的官员,甚至有了爵位,哪怕不献媚,至少也不该如此清高。-x~i*a-o¨s?h_u·o?h¨u′n*.\c*o!m?
别说面子不面子的。
明明已经看清局势
,再留下去性命堪忧,偶尔低个头又如何?
或者,只要低头便能全身而退,却仍执拗地选择默默无闻,不愿屈服。
这又能怪谁呢?
胡大老爷此时也在思索,刘伯温这般年纪在此时离去,难免有些怀才不遇之意。
毕竟,像他这样聪慧的人,看得比常人更透彻。
可偏偏看透之后,却因性格无法改变命运。
他不烦恼谁来烦恼?
再看看胡大老爷,那才是真正的豁然开朗。
首先不要硬抗!
其次避开忌讳!
剩下的,就是混日子熬时间罢了!
只要在朱元璋活着时没出事,日后便可安然无忧。
除了朱元璋这个强敌,他的后代缺乏这种魄力对他下手。
胡大老爷既不争权也不触碰禁忌。
试问,谁吃饱了没事找事去招惹这样的人?
所以,胡大老爷的原则很简单:先混日子。
能躲则躲,躲不了就耍赖,实在不行,就挑轻松的活干。
熬过朱元璋的洪武朝,以后的日子自然会好过。
只是,刘伯温一死,朝廷的走向恐怕又要发生剧变了。
不出意外的话,李善长就要出大事了。
这人实在愚钝。
都到了这种境地,难道还不清楚朱元璋的性格吗?
到现在还到处张罗奔走。
他难道不知道,如果朱元璋要动手,至少会牵连整个家族吗?
李善长这是拿全家老小的生命在冒险。
不过,胡大人即使看得透彻,也不会多言。
李善长生死由他,随他便。
李善长的死固然有自取**的原因,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何尝不是替胡大人化解了一场灾祸呢?
要知道,那丞相的位置原本就是他自己的。
总之,胡大人现在只求低调再低调。
他的形象已经树立得很成功了。
就像一条有能力却只想躺平的老鱼。
没人关注时就静静躺着,实在被催得不行,才勉强动弹几下。
然后再恢复到安静状态。
这样挺好。
至少胡大人对自己的定位很满意,并想继续维持这种形象。
眼看朱元璋给的最后半个月假期即将结束,胡大人决定有所行动。
他得进宫一趟!
并非其他原因,只是想去见见朱元璋,和他谈谈职务的事情。
既然朱元璋不想让他闲着,那他就主动选择一个适合的职位。
于是,胡府久违地打开了大门,胡大人换上斗牛服出门坐上了马车。
有趣的是,胡大人的官职轻如儿戏。
胡大老爷的官职变动频繁,一年下来总能换上好几回。
昨天还是五品官,转眼就成了三品,再过一阵子,竟连官职都没了。
因此,他的官服很少有机会穿。
幸好还有这件斗牛服,这是皇帝特赐的荣誉服饰,可以出席正式场合。
后来,胡大老爷索性不管什么官职了,无论到哪个衙门都穿着这斗牛服。
到了宫门口,连通报的手续都省了,只凭一张脸就能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