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葡萄皮 作品

第144章 给我起来干活!(第2页)

工部大小事务全都堆到了章善这儿。

熬了半个多月后,章善终于撑不住了。

必须上报!

这件事得让皇上头疼去了!

他写了一份诚挚的奏折,直接呈递上去。

内容只有一个意思:他撑不住了!

希望皇上能派人暂时接替胡大老爷的职位。

偌大的工部,总不能真让他一个人扛着吧。

朱元璋晚上看到了这份奏折,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转向宋利问道:

“宋利,这些日子李善是否一直待在府上没去上朝?”

宋利清楚朱元璋关注的重点人物动向,因此回答得十分果断。

“回禀陛下,胡大人近期确实未曾外出。

据工部所言,胡大人是因病请假,但锦衣卫反馈称,他是在避嫌。

朱元璋听到这番话,心情复杂至极。

避嫌?真是这样吗?

------------

“宋利,你是说胡惟庸根本没有生病?”

“只是在避嫌?”

朱元璋难以置信地问。

然而宋利苦笑回应:“正是如此,胡大人虽呈递了病假条给工部,但实际上身体并无大碍。

“至于他避嫌的说法,则是锦衣卫在他家时,听他自己打麻将时亲口提及。

朱元璋一脸无奈地抬头。

真是无奈到了极点!

朱元璋一时竟不知该如何评价胡惟庸的行为。

避嫌确实没错,历史上不少大臣也会因各种缘由选择低调行事。

但像胡惟庸这般程度的,实在罕见。

简直是完全不顾及职责!

若换了别人,朱元璋早就追究责任了。

毕竟一向是他朱元璋占人便宜,哪容得下有人只领薪不干活?

然而面对胡惟庸,朱元璋却束手无策。

因为胡惟庸早已表明态度,只想在家休养,这个侍郎的位置谁想干都可以。

换句话说,这个工部侍郎完全是朱元璋强加给他的。

胡大老爷刚担任工部侍郎不久,便推出了水泥这一“神物”。

可以说,仅凭这一项成就,就没人能指责他在工部的工作表现。

这就是胡大老爷无所作为的资本!

他经常旷工、迟到、早退,还在衙门里喝茶、吃点心、晒太阳,但他依然是个出色的工部侍郎。

而且是功劳显著的那种!

朱元璋想通这一点后,无奈地拿起朱笔。

看来自己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

那就是换掉现任工部侍郎。

这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如果不这样做,按宋利的情报,章善也可能辞职。

于是,胡大老爷短暂却辉煌的工部侍郎任期结束了。

看着还未干的圣旨,朱元璋感到十分沮丧。

“宋利,惟庸到底怎么想的?”

“不是都说人生在世无非是为了升官发财、酒色财气吗?”

“为何到了惟庸这里,他唯独对升官避之不及呢?”

“看看他的行为!”

“辞去丞相也就罢了,当时他确实受了伤。

“但之后呢?”

“他恨不得连差事都不想做了!”

“明明从翰林学士升任工部侍郎是升官,可他就像**喝毒酒一样!”

“真是荒唐!”

宋利是朱元璋身边的贴身太监,只有他能陪皇帝谈论这些事。

“皇上,胡大人若没有高尚的品德,您也不会如此信任他吧?”

“再说,胡大人虽不去衙门,但交给他的任务他完成得很好。

难怪宋利为胡大老爷说话。

因为他知道,尽管朱元璋批评胡大老爷,内心却是认可他的。

洪武皇帝对胡惟庸的表现相当满意。

胡惟庸不仅办事能力强,还不贪**势,懂得进退,这让朱元璋十分欣赏。

即使胡惟庸在其他方面有些小问题,朱元璋也能轻易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