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葡萄皮 作品

第129章 参加殿试竟然还要动手打架?

什么情况?

比试?

看起来像是要在奉天殿当场动手?

不对!

你脑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啊!

怎么会想出这种主意!

你真是个奇葩啊!

而听到这句话,那些还在等待结果的考生们更是集体绝望了。?求,书^帮_ +更-新-最_全*

他们终于见识到了这位胡大老爷的真面目。

这确实是让他们吃了两年苦头的罪魁祸首啊!

即便现在他们通过了殿试,那段科举路上的艰难回忆依然挥之不去。

要知道,这位胡大人可真是把他们折腾得够呛。

一路走来,每道难关都像是过不去的坎,可偏偏又全都过去了,回头想想,眼泪止不住地流。

本届考生,又有谁提起科举时不脸色大变?

说到底,还不是被吓的吗?

没经历过考场上的紧张,没在贡院待上几天,根本体会不到考生的心情。

满怀信心进去,看到试卷却一脸茫然,那种绝望感有多煎熬。

他们已经历了不止三次这样的过程。

好不容易走到最后一步,难道还要上演一场闹剧?

打架?!

更让人气愤的是,这种不把人当回事的做法,竟然是这位主考官想出来的?

就算是修养极好的君子,此刻也会忍不住咒骂一句。

胡大人,真够狠的。

不过,他们再怎么不满也没用,这里轮不到他们发言。

但他们不说,不代表别人不说。

瞧,左丞相李善长都已经按捺不住了。

朝堂大事,怎能容许胡惟庸如此胡来?

---

对李善长而言,胡惟庸这个名字简直是噩梦。

这位昔日学生兼同乡,给他带来的感觉复杂至极。

早年,两人联手,在朝堂上风光无限。

后来,胡惟庸一路高升,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转眼间就把其他人远远甩开。

如今,他竟然做出这种事。

胡惟庸成为左丞相后,凭借淮西出身、皇帝信任以及众多门生故旧的支持,迅速崛起。

尽管他仅是左丞相之一,但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胡惟庸不仅依赖皇上的宠爱,更因为他具备治理国家的实际能力。

否则,朱元璋绝不会容忍他在朝中如此强势。

李善长曾因胡惟庸的权势和过去的交情,安排侄子与他的侄女成婚。·9¢5~k¢a\n′s^h-u^.\c!o`m′

然而,胡惟庸突然上表请辞,并顺从皇命退婚。

这让李善长始料未及,更没想到胡惟庸后来再度崛起。

李善长始终不明白胡惟庸的真实意图。

他既非急于攀爬权力巅峰之人,也非无足轻重之辈。

胡惟庸虽官职不高,却常入宫如归家,而他家退婚的侄女现为东宫正妃。

这种复杂的关系网,不是简单的权臣或外戚所能解释。

可以说,外戚本身并非威胁,但如果外戚本就是权力中心的一部分,则尤为棘手。

尤其像胡惟庸这样,虽曾为外戚,却始终与皇帝关系亲密。

与这种人争锋,犹如与亲戚争论,毫无胜算。

因此,除非迫不得已,李善长都会尽量避开胡惟庸。

两家已因朱重八的意愿彻底翻脸,那就索性彻底撕破脸好了。

然而,也无需无端树敌。

转念一想,李善长虽已是不能再升的丞相,但胡惟庸若要害他,恐怕连全尸都保不住。

毕竟,他自己做过的事儿,没人比他更清楚,一旦被揪出几件,便是抄家灭族的大祸。

胡惟庸若想动手,李善长不认为他会留情。

只是今日之事,他反复权衡,最终还是决定站出来。

胡惟庸提出的建议实在过于荒诞:抡才大典以武斗定胜负,而非凭才学。

这岂非对朝廷制度的侮辱?身为左丞相,李善长有责任维护朝廷尊严和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