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葡萄皮 作品

第105章 懒死有什么不好?(第2页)

然而,正是因为看到了大明周报的巨大价值,当胡惟庸提出辞官时,朱元璋才会如此惊讶与意外。

这实在是出乎意料。

面对朱元璋的质问,胡惟庸一路上也思考了许多理由,但有些话终究不能明说。

很多事情,只能心照不宣。

比如,功高震主这种事,无论皇帝如何客气,都是不可避免的。

除非遇到像刘备那样的“奇葩”君主,他确实不在意臣子的功劳有多大。

但其他皇帝呢?恐怕你还没觉得功高震主时,陛下就已经开始震了。

然而,这些话只能心照不宣,不能明说。+微\趣,小^说+网_ ^无′错.内¨容*

胡惟庸总不能直接对朱元璋说:“你杀气太重,我怕你弄死我,所以我想回家躲着。”这种话一旦说

出口,胡惟庸的未来也就彻底完了。

什么老友、旧臣、儿女亲家,到了这种时候都毫无用处。

那么,该用什么理由呢?胡惟庸琢磨了半天,最终决定摆烂。

“陛下,其实没什么特别的理由!”胡惟庸坦然道,“臣上次受伤后,落下了病根,太过劳累时总感到格外疲惫。

所以,臣只是想回府歇着,过自己的小日子。”

这话一出,朱元璋和马皇后面面相觑,觉得这话似曾相识。

朱元璋反应迅速,猛然站起,满脸怒火地看着胡惟庸:“咱就说这话怎么这么耳熟!上次咱想让你当丞相时,你也是这么说的吧?胡惟庸,你难道要懒死不成?”

胡惟庸见已经“摊牌”,索性双手一摊,坦然道:“懒死有什么不好?”

“陛下,臣跟您从艰难困苦走到今日,功劳苦劳皆有。”

“昔日的红巾军大帅如今已成,曾经的落魄士子更是位极人臣,官至丞相。”

“那……臣还有何可求?”

“您座下能臣如云,何不让年轻一辈多担些责任?”

“臣只想在府中逍遥自在,过些舒坦日子。”

朱元璋听罢,差点气得吐血。

这人怎能如此颓废!

他转头看向马皇后,见她也满脸惊愕。

夫妻二人从未见过如此彻底的自暴自弃。

难道就为了这般理由,便将一件大有可为的事抛之脑后?

要知道,如今的大明周报如日中天,前程似锦,谁人不知?

更何况其中还牵涉诸多利害。

这大明独一无二的衙门,可是你胡惟庸一手创立。

就这么轻易舍弃,毫不可惜?

仅为图个安逸,甘愿碌碌无为?

真是可恨!

此刻,朱元璋真想亲手掐死眼前这个一脸淡然、倜傥的老家伙。

作为锦衣卫的重点监视对象,胡惟庸那些韵事,朱元璋岂能不知?

正因为知晓,他才感到格外烦躁。

为何一个个都不愿为官效力了?

胡惟庸如此,刘基刘伯温亦是如此!

不过,刘伯温与胡惟庸不同。

胡惟庸纯属懒惰,只想回家享乐。

而刘伯温则是自视甚高,惹得老朱不悦。

刘伯温察觉到老朱的态度后,深感在大明处境危险,便有了辞官归隐之念。

可胡惟庸呢?

他并无任何难处。

他就是想无所事事,回家与佳人相伴,钓鱼度日,悠闲自在。

真是岂有此理!

我这个皇帝都没你过得逍遥!

“惟庸,你就不能助我一臂之力?”

“咱们可是老交情了,你忍心看我独自操劳?”

“咱们还是儿女亲家,你不该为你侄女婿、侄女置办些家业?”

听老朱如此厚颜之言,胡惟庸倍感无奈。

也不是说上辈子被老板压榨得有多惨。

毕竟那会儿的老板虽然整天拉着自己东奔西跑,但至少提成给得还算大方。

可老朱呢?这完全是让自己白干啊。

一张嘴就要我帮他儿子置办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