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葡萄皮 作品

第101章 三十文一份,知晓天下大事

弄个有噱头的标题,拉扯一下情绪,弄些个排比句营造一下氛围而已。\齐!盛¨小+说\网¢ _最-新?章^节\更?新_快,

上辈子看网文和文案不知道看到过多少,如今稍稍一出手,那自然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关键是,他还没胡说,他写的可是实实在在的老朱的功绩来着。

毕竟,老朱这人也确实是个传奇。

而随着老朱的点头,这创刊号便正式定稿了。

胡惟庸在报纸发行这件事上,一反常态,不再动用官场的熟人。

他反而在城内找到了一群饥饿的乞儿。

经过简单的梳洗,给他们每人穿上了一件背后写着“大明周报”的粗布衣裳。

这些乞儿随即成为了大明周报社的员工。

每天,他们从报社领取报纸,前往指定的地点叫卖。

每卖出一份报纸,他们就能多一份收入。

对于那些过去食不果腹的乞儿来说,这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第二天,当人们像往常一样走在街上,突然发现一群背着包袱的小孩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

这些孩子穿着统一的衣服,边走边高声叫卖:“瞧一瞧看一看哪,陛下钦点的周报,三十文一份,知晓天下大事!”

(本章完)

------------

“嘿,那边那个小孩,给我来一份那什么报纸!”

在应天府,街上十个人中至少有五个能与官员、勋贵或豪门大户攀上关系。

论识字率,应天府也是大明最高的。

因此,当一种打着朱元璋名号的新玩意儿出现时,愿意买单的人还真不少。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份新出的《大明周报》只需三十文。

光是看到这厚厚一叠纸就知道,价格实在太便宜了。

三十文平日里哪里能买到印有这么多字的书?

心急的人一拿到报纸,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看,顿时惊呼出声:“嚯,这不得了啊!”

看报的人惊讶也不奇怪,因为开篇就直击人心。

《浅谈大明帝国开国皇帝朱元璋》——不仅正大光明地写出了陛下的名讳,里面用词更是直白得令人咋舌。

再看作者,原来是胡大老爷,那就不奇怪了。

他老人家与陛下的交情,写出这样的文章也不足为奇。-5·4*看,书¢ ¨追~最`新/章^节-

说不定,这文章还是陛下点头后才发出来的呢。

不得不说,能得出这种结论的人,还真是聪明。

朱元璋确实亲自过目并认可了胡惟庸的奏章,否则胡惟庸这番献媚岂不是徒劳无功?

随着这批报纸像沸油泼水般在应天府引起轰动,最热闹的场所非茶楼莫属。

茶楼向来是文人和闲人最钟爱的消遣之地。

能够来此的人,不仅闲暇充足,而且财力充裕,几乎人人都识文断字。

因此,报纸一经面世,这里的人们便人手一份。

一边阅读,一边纷纷议论。

“啧啧,有趣得很,全文用大白话叙述,却把事情讲得明明白白,虽然少了些端庄工整,但却更容易理解了!”

“呵呵,文若兄也不想想这是何人手笔,胡相爷出手,哪次不是独具匠心?”

“哦,说得也是,这位的确是奇才,瞧瞧他写的文章吧!”

“嚯,这是在拍陛下的马屁啊,也就只有他能如此直白地拍马屁了,换做别人,恐怕要被士子们堵门痛骂!”

“没错,这胡相爷真是毫不顾忌颜面,就这么直来直去地拍马屁,还让我们大家都看,如何?”

“如何?当然好啊!在座的各位,谁家里没个上朝的亲戚,这皇帝的马屁谁不想拍?”

“哈哈哈哈,浩存兄说得有理,若是方便,其实我们也想拍拍这个马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