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武林秘火少年刀光破传承迷局(第2页)
云逸在少年至尊榜的异军突起,恰似一颗巨石投入深潭,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江湖。当其他参赛者为了名次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不惜使出阴招时,云逸却仿若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在刀光剑影中寻找着独特的乐趣。面对使判官笔的对手,他故意卖个破绽,却在对方攻击临身时,以精妙的步法侧身避开,顺势观察对方招式的起承转合;对阵施展软鞭的女武者,他不急于进攻,反而以刀鞘格挡,任由对方狂风暴雨般的鞭法击打在金属表面,溅起串串火星,只为感受其发力的节奏与变化。
这般与众不同的打法,很快吸引了各路豪杰的目光。天机阁连夜派出密探,将他每场比试的细节记录成册;各大门派的长老们围坐在一起,对着他的比武画像争论不休;就连平日里深居简出的隐世高手,也忍不住乔装打扮,混入人群一探究竟。云逸的师伯师叔们更是又爱又恨——爱他天赋异禀,年纪轻轻便展现出超凡的武学悟性;恨他行事不羁,全然不顾江湖规矩,在擂台上慢悠悠地拆解对手招式,气得不少门派上门兴师问罪。
"这小子分明是在羞辱我们!"某门派的掌门拍案而起,手中的茶杯被震得粉碎,"哪有在比武中这般慢悠悠研究招式的?当我们是供他取乐的靶子不成?"于是,各大门派纷纷派出使者,手持掌门亲笔书信,气势汹汹地来到天刀门驻地。面对这些兴师问罪的人,云逸满心委屈,挠着脑袋辩解道:"我不过是在切磋中多问了几句,至于这么大动干戈吗?"可江湖就是如此,门派的尊严容不得半点冒犯,一场关于武学理念的纷争,已然在平静的湖面下,酝酿着惊涛骇浪。
藏丰山庄的演武场被烈日炙烤得发烫,空气中弥漫着兵器碰撞的铿锵声与武者们粗重的喘息。随着少年至尊榜进入白热化的排名赛阶段,三十六座擂台化作三十六座修罗场。场边的观礼台挤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江湖客,有人站在椅子上挥舞着门派旗帜,有人攥着赌注单紧张得手心冒汗,整个山庄都沉浸在沸腾的氛围中。
云逸在刀光剑影中收刀而立,狼首刀上还残留着对手兵器的火星。当裁判宣布他晋级的声音响起时,四周爆发出零星的喝彩——比起那些为争夺名次而拼命的选手,他独特的比试风格虽然吸引眼球,却并未赢得太多功利性的掌声。但云逸毫不在意,他用衣角擦拭着刀锋,望着远处擂台上正在激烈拼杀的对手们。有人为了抢占先机不惜使用险招,有人在招式中暗藏杀招,这种为了名次不择手段的氛围,与他追求武道本心的初衷背道而驰。
最终,云逸以第十五名的成绩结束了这次比赛。这个名次在旁人眼中已是足以光耀门楣的佳绩——要知道,参赛的三千多名少年天才中,能跻身前二十者皆是万中无一的佼佼者。然而对云逸来说,榜单上的数字不过是一串符号。他真正珍视的,是与赵阳切磋时领悟的枪招妙处,是破解王幽觉剑法时刹那间的灵光乍现,那些在生死边缘感悟到的武道真谛,才是他此行最大的收获。
残阳似熔金的铁水,顺着云逸的发梢缓缓流淌,将他的身影拉长成一柄斜倚天地的孤刀。他拖着仿佛坠着千斤巨石的双腿,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与武道巅峰的距离,朝着书房的方向缓缓挪动。雕花木门咿呀开启的刹那,一股裹挟着千年古卷松烟墨香、陈年药草清苦的气息汹涌而出,宛如揭开了尘封已久的武林密匣,将岁月沉淀的神秘与深邃尽数展露。
屋内,刘明杰宛如被施了定身咒的侠客,全身心地趴在铺满古籍的案几前。手中的毛笔似灵动的游龙,在宣纸上肆意腾跃,勾勒出一幅幅令人神往的武学图景;身旁堆叠如山的笔记,如同蕴藏着无尽奥秘的宝藏,书页间夹杂的草药标本和武学图谱,恰似散落其中的珍贵明珠。忽明忽暗的烛光如调皮的精灵,在少年专注的侧脸翩翩起舞,将他的睫毛投影成一对轻轻颤动的蝶翼,哪怕云逸的脚步声已近在咫尺,也未能惊扰他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