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出宫惊喜(第2页)

太后脸色急剧变差。

就连前几日,有工匠在搭建戏台时不小心掉落摔断腿的事也被荣妃经过加工和适当夸大后告发。

“整数寿辰,何等大喜,万不能有任何差池冲撞了太后娘娘。”

太后的脸几乎就垮到了地上。可不,若因疏忽死了人,她这寿辰晦不晦气?

“也幸得娘娘庇佑,那工匠方才化险为夷。臣妾昨日已经派人前去安抚,工匠感恩戴德,说定携大家全家老小日日为太后娘娘祈福。”

“臣妾还让人去犒劳了所有工匠。好在去得及时,工匠们怨气已经压下,眼下已开心返工,并承诺定尽心尽力为太后娘娘效劳。” 荣妃就这么一边给唐静舒上眼药,一边暗暗展示自己功劳。

又说,因着好几处需要返工,还需一大笔银子。然而连日来南方大雨滂沱,户部在忙着批赈灾银,这次她想着便不动用国库银钱,增加负担了。

她恰到好处在太后心情异常糟糕之时,献上了那本礼金名册。

说是在姐妹们的努力下,已经筹到了三万六千两六百银子,用以剩下的筹宴工作绰绰有余。

“这银子肯定还能余下不少。臣妾想过了,余下的银子,便全都以太后娘娘的名义做洪涝的赈灾款……”

太后眉头逐渐舒展。她一两银子没花,就能收买人心,能让天下人都为她庆贺,为她祝福,感念她的恩德,自然是好。

“荣妃有心了。”太后接过那名册,“哀家也心系百姓,最近夜不能寐,甚是为灾民担忧。待算好结余银子,哀家也添上一万两银子,用以赈灾。”

高公公到了。

原来荣妃今早还去请示过了皇帝。

要不荣妃会办事呢?自然不能忘了将孝子兼仁君之名留给皇帝。

高公公禀告,皇帝赞同荣妃主张,特意从个人金库里拿出了三万两银子,添作礼金。

如此,刚好凑了六万六千六百两。

太后终于展颜。

她细细翻看起了名册。

这时候,给银子多少,一定意义上便能代表她们对自己这个太后有多少孝心……

当看见“安贵人”居然排在前几位,她倒是惊了下。

“安贵人不是从重华宫出来吗?竟然拿出了千两银?”

荣妃笑:“前几日尚书府来给安贵人贺喜,听说这一千两是整个唐氏族里给安贵人的贺金。这次安贵人是把压箱底的银子都用来表孝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