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婶娘的最后挣扎:买通考官,让她在诗会决赛出丑(第2页)
沈微婉却神色坦然,接过春桃递来的狼毫笔,在砚台里蘸饱了松烟墨。春桃紧张得手心冒汗,小声道:"小姐,真按您说的写?要不要再想想?"
"不然呢?"沈微婉冲她眨眨眼,笔尖在雪浪宣纸上如龙蛇游走,墨汁在纸上晕开,竟有种说不出的潇洒。
柳氏见她动笔如飞,心中咯噔一下,却很快释然——一个闺阁少女,能懂什么权谋?定是在纸上乱涂乱画罢了。沈若柔更是伸长脖子,恨不得立刻看到那张纸上的笑话。
一炷香时间转瞬即逝。张大人依次收取诗稿,先展开沈若柔的诗卷,朗声道:"权谋藏袖里,算尽锦华年。玉阶生白露,金殿起烽烟......"辞藻虽华丽,却满是闺阁女子对朝堂的臆想,空洞无物。皇上听了只是淡淡点头,目光却落在沈微婉的诗稿上。
张大人深吸一口气,展开那页宣纸,脸色却瞬间变得煞白。他咳嗽了两声,声音发颤地念道:
"先帝创业难,中道崩了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得哭。
丞相亮鞠躬,死而后已乎?
亲贤远小人,此先汉兴故。
亲小人远贤,此后汉倾路。
陛下亦宜审,不宜偏私唔。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吁......"
念到"益州疲得哭"时,张大人险些咬到舌头。这哪里是五言排律?分明是把《出师表》拆成了大白话顺口溜,还硬生生塞进了"疲得哭唔吁"这些俚语!
满场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哄堂大笑。太傅夫人笑得前仰后合,手里的佛珠散落一地;翰林院的老学究们吹胡子瞪眼,却又忍不住嘴角上扬;连站在殿角的侍卫都憋得肩膀直抖。
"好个'益州疲得哭'!"皇上忽然抚掌大笑,龙椅都跟着晃动,"好个'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吁'!沈爱卿,你这诗虽形式不拘,却点中了权谋要害啊!亲贤远佞,正是治国之本!"
柳氏脸色骤变,尖叫着起身:"皇上!这诗粗鄙不堪,简直是对圣贤的大不敬,怎可......"
"住口!"皇上沉下脸,龙目扫过柳氏,"比起那些堆砌辞藻、无病呻吟的酸诗,朕倒觉得这诗明白如话,道出了千古至理。张大人,"他转向面如死灰的主考官,"你出这'权谋'题,究竟是何用意啊?"
张大人"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臣......臣罪该万死!只是想考验考生真实才学......"
就在此时,沈微婉上前一步,福身行礼,清脆的声音响彻水榭:"皇上,臣女这诗还有后几句呢。"她朗声道:
"柳氏想权谋,三千两铺路。
买通主考官,题目设绝路。
以为难倒我,谁知我不怵。
掏出《出师表》,改改就应付。
劝婶娘莫作,天网恢恢唔。
再敢耍心机,小心挨板子吁!"
最后一个"吁"字拖得老长,她还故意做出缩脖子的鬼脸,逗得皇上笑得直拍大腿,连声道:"妙!太妙了!不仅点明权谋之要,还顺带揭了奸佞行径,好一个沈微婉!"
萧煜上前一步,拱手道:"父皇所言极是。沈大小姐此诗看似俚俗,实则立意深远,暗讽奸佞,实为难得的佳作。"
"不错!"皇上龙颜大悦,"来人,赏沈微婉黄金百两,上等杭绸百匹!至于张大人......"他眼神一冷,"收受贿赂,构陷考生,革职查办,永不录用!"
柳氏闻言如遭雷击,瘫软在座位上,面如死灰。沈若柔吓得躲在母亲身后,连抬头的勇气都没有,只觉得满场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