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菲羽 作品
第213章 魏仁宗宣惠皇帝,信祖外挂影响大魏转盛为衰(第2页)
不过争议最大的一共有两个,分别是宣惠帝以及宣元两个谥号,以宣元为谥号的一派觉得,曹奂生前的功绩可以用“善行仁德、至善行德、体仁长民”这十二个字来概括。
因此为曹奂上谥号为宣元,是最为适合曹奂的,可另一派却是觉得宣元的确是不错,但宣惠这个谥号也是不错的,跟曹奂平生的经历很是符合。
加之惠这个谥号可是美谥,要不是汉朝时期给了刘盈以至于到现在都有点像是掉价的存在,这还真的是不错的谥号。
就在两派人士议论纷纷之际,升为太后的毛秋晴看不下去了,这朝堂是用来处理朝政的,不是用来吵架骂街的。
于是乎伴随着毛秋晴的介入下,最终曹奂的谥号定义为了宣惠,当以全称即是为:魏仁宗宣惠皇帝。
或许是自立国之际就传下来了,在给皇帝追封上谥号时,都喜欢给予两个字的谥号,其中前面的点缀谥号便是宣。
所以后世皇帝们但凡是有不错的功绩,基本后世追封上谥号时,都会给予一个宣字作为点缀,以此彰显出这个皇帝的厉害之处。
当然了强的过于离谱的那批皇帝不需要,兴许是时代的变迁下,如今的时代却是流行功绩越大的皇帝,谥号上就越是简短。
待处理完了曹奂的身后事之后,曹左就正式开始了他的执政生涯,于本年为新的年号元年,年号则是采取了顺治为年号,意在延续盛世及与统治之意。
至于身边人的晋封问题上,曹左将自己的亲娘毛秋晴加封为太后,小娘雅典娜则是加封为太妃。
而自己的太子妃,即强霁加封为当朝皇后,整个强氏也因为强霁封为皇后,而跟着显赫了起来。
…………
顺治四年,即公元321年。
在位三年之后的曹左,本应继续将大魏的盛世发展下去的,可惜天不假年,才二十八岁的曹左。
却是英年早逝,在他即位后的第三年里,莫名得了一种怪病,就此留下大魏的基业驾崩而去。
曹左的驾崩很是让人有所意外,不过所有人都来不及悲痛,在毛太后的主持下,拥立十一岁的曹柳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