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做皇帝?

不知是不是被自己宠爱多年的三儿子在信中大逆不道骂他说是“老不死”的言辞给气的。

大周帝的病情在某日早上忽然变得严重起来——

具体表现为彻底的口不能言,简单的音调都发不出,只有嘴巴在一张一合。

且他行动也出现了问题,连走路都需要太监在旁用力搀扶,否则腿都迈不开,踉跄几步就会摔倒在地。

与此同时。

约莫是皇帝年前年后高兴,吃了太多有毒的丹药、又不清心寡欲的缘故,他开始吐血,面部肌肉出现萎缩,神情扭曲。

细看竟有些痴傻中风之样。

只是这变化没有人敢议论,伺候的宫人也都当看不见。

皇帝发病时喜欢砸手边仅有的东西,花瓶、瓷器、棋盘……等等,宫人们便任由他砸,砸完默默收拾干净就是。

偌大的宫殿,身份尊贵的皇帝,竟像是被哄着玩儿的小孩一样,可以随意哭闹,却也没有人真正理会他的要求。

太子批阅奏折时更是仗着皇帝口不能言、动作迟缓,表面上恭恭敬敬一口一个“父皇您怎么看?”,实则全按自己的心意来。

只是令他不爽的是,因为他年轻加上从前不受皇帝重用,许多年长官员在折子里只会对他溜须拍马。

而遇到真正需要决策的实事一个个却都写好折子,上赶着往靖王面前送。

一时间,王府大门外停满了马车。

久居朝堂的官员们大多油头滑脑,知道最起码现在,真正能扛得起担子的绝不是刚及弱冠的太子。

靖王虽也年轻,但握权时间极长,非常可靠。

这群官员像是找到一个主心骨一样,死死扒着靖王殿下不肯松手。

因此,薛奉雪每次都会将檀玉抱在怀里看折子,借此机会开始教他真正的朝堂之事。

檀玉也是这个时候才明白,靖王平时每一句看似不起眼的话,背后都隐藏着深意。

朝堂之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权者一个微小的决定,落实下去就有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所以更加需要谨慎缜密的思考。

一旦行将踏错,毁的不仅仅是大周朝的国本,更是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的身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