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凌 作品
第40章 熔盐线(第3页)
“这是生物冶金现象。”鉴定人宣布,“高温熔盐改变了细胞矿化过程。”
此刻在新电站的奠基石旁,林楠将手掌按在特意保留的熔盐凝固体上。纳米传感器显示:当人体温度传导至凝固体内部,裂缝中残存的氟化锂开始重新结晶。警报响起时,学徒工看见自己呼出的水汽在凝固体表面凝出腐蚀斑点——他早餐吃的海鱼含有的氯离子,正在重现灾难链的第一环。
“辐射永不消逝。”林楠抓起少年的手按在胸口,“它只是在我们体内…等待下一个泄漏点。”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的雷达图上,那道代表放射性海啸的猩红弧线正以290公里时速扑向东海市。防波堤控制室里,吴涛的残躯被液压闸门绞成两截,他最后的神经脉冲仍死死锁住闸门闭合开关。但没人知道,十二小时前检修工为图省事,用普通密封圈替换了耐氟化氢腐蚀的聚四氟乙烯垫片。
剧毒海雾率先登陆。氟化氢气体腐蚀不锈钢的嘶嘶声如同亿万毒蛇吐信,沿海三公里的路灯杆如融化的蜡烛般弯曲倒塌。海港消防队长周卫国率队冲向码头时,防化服袖口突然渗出青烟——备用防护服竟混入了含硅橡胶材质,遇氟化氢生成的气态四氟化硅瞬间蚀穿织物。
“撤到混凝土掩体!”周卫国对着对讲机嘶吼,却看见新来的队员正用铝罐收集雾气样本。“别碰!”警告迟了半秒,铝罐遇氟化氢爆燃的白光吞噬了年轻人。火焰顺着泄露的氯气管道窜进地下车库,五十辆电动车电池组相继热失控,钴酸锂燃烧释放的毒烟与氟化氢混合成蓝绿色火云,顺着通风井灌入地铁隧道。
地下180米的地热电站废墟,林楠在倾斜的冷却剂罐体上攀爬。她脚下是沸腾的熔盐湖,混凝土基座在氟盐侵蚀下熔解出蜂巢状孔洞。当固化剂粉末终于灌入主管道裂缝,仪表显示熔盐温度骤降400c。
“相变吸热成功了!”控制室爆发出欢呼。但地质组长的惨叫随即撕裂喜悦:“岩层剪切应力突破临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