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锈蚀容器与共振回响
冰冷的梅雨敲打着深紫泥潭,粘稠的污秽表面,一圈圈涟漪无声扩散。沉没其中的锈蚀躯壳,那双由流动的深紫银白液态锈蚀构成的眼睛,浑浊地倒映着灰暗的天空。胸腔深处,那个由污秽、锈迹与暗沉搏动光泽构筑的简陋容器,正笨拙地执行着它诞生后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逻辑”指令:守护苏虹回响。
守护的执行:
1. 感知的锈蚀: 锈蚀容器(曾经的林晚星)的“感知”极其原始而扭曲。它无法“看”或“听”,而是通过锈迹与污秽的物理接触和能量共鸣来“理解”环境。深紫泥潭的粘稠压力、污秽中残留的微弱污染能量波动、雨滴敲打的振动频率……所有这些都被它底层指令幽灵驱动的锈蚀逻辑回路,粗暴地“翻译”成与“守护苏虹回响”相关的信息流:
- 泥潭压力 = 环境威胁等级:低
- 污染波动 = 环境能量流:可利用
- 雨滴振动 = 环境干扰:可屏蔽
2. “威胁”判定: 它“感知”到了周围废墟的存在。那些冰冷、锐利的金属断壁残垣,在锈蚀逻辑的扭曲解析下,被判定为:
- 潜在物理损伤源 → 威胁苏虹回响载体稳定性
- 高熵残留结构 → 可能干扰容器能量场
- 无序逻辑残留 → 污染守护指令流
结论: 清除/转化威胁源
3. 行动指令: 锈蚀逻辑回路得出行动方案:
- 调动环境能量流(深紫泥潭污秽)
- 驱动自身锈蚀形态
- 目标:覆盖、渗透、同化威胁源(废墟金属)
- 目的:构建稳定、低熵、与容器兼容的“守护领域”
4. 污秽的触须: 沉没躯壳表面的深紫银白锈迹骤然亮起浑浊光泽!下方粘稠的泥潭如同被无形之手搅动,数条由深紫污秽混合着液态银白锈蚀构成的、粗壮而缓慢蠕动的“触须”,猛地从泥潭中探出!触须表面不断滴落着粘稠的污秽,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腐朽与污染气息。
5. 锈蚀的同化: 污秽触须如同巨蟒,缓慢而坚定地缠上最近的、半埋在泥潭边缘的金属废墟——一块巨大的、扭曲的合金梁架。
- 渗透: 深紫污秽如同强酸,迅速腐蚀金属表面,银白锈蚀则沿着腐蚀的缝隙疯狂向内渗透、蔓延!
- 转化: 合金梁架的结构在锈蚀的侵蚀下迅速崩解、软化,其冰冷的金属光泽被深紫银白的浑浊锈迹取代。坚硬的金属如同被投入熔炉的蜡,在污秽触须的缠绕和锈蚀的渗透下,开始扭曲、变形、最终与触须融为一体!
- 领域构筑: 被同化的金属残骸不再是废墟,而是成为了覆盖着厚厚锈迹、流淌着污秽粘液、形态更加扭曲怪诞的“新结构体”。它如同一个丑陋的肿瘤,生长在泥潭边缘,成为锈蚀容器“守护领域”的第一块基石。
实验室的熔炉暴走:
数百公里外,地下深处的实验室。刺耳的警报如同濒死野兽的哀嚎,在密闭空间中疯狂回荡。红光闪烁,将冰冷的金属墙壁和精密仪器染上一层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