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二〇二五·暖粥(上)(第2页)
“老赵,起了?”陈姐的声音压得低低的,带着清晨特有的沙哑和一种小心翼翼的关切。她探头进来,看到藤椅上那个抱着包裹、凝固如雕像的身影,目光在他枯槁的脸上停留片刻,轻轻叹了口气。“今儿天有点阴,我给你热点昨晚熬的小米粥?熬得可烂糊了。”
赵师傅极其缓慢地、幅度极小地点了下头,喉咙里挤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嗯”。算是应了。
陈姐很快端进来一个搪瓷碗,碗里是温热的、熬得几乎看不见米粒的小米粥,粥面上浮着一层细腻金黄的米油,散发着粮食最朴实的甜香。旁边的小碟子里,是几根切得极细、码放得整整齐齐的酱瓜丝,油亮亮的,看着就开胃。她把碗轻轻放在藤椅边的小方凳上。
“趁热喝点,暖胃。”陈姐的声音放得更柔了些,“我灶上还蒸着馒头,一会儿给你拿个软和的。”她说完,又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眼神里有担忧,有心疼,还有一种无声的鼓励,才转身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小屋重新陷入半明半暗的寂静,只剩下小米粥氤氲的热气在微凉的空气中袅袅升腾。赵师傅的目光落在粥碗上,那热气仿佛带着生命力,顽强地驱散着清晨的寒意和他怀中的冰冷。他伸出枯瘦如柴、布满青筋和老年斑的手,端起碗。碗沿有些烫手,手指的颤抖让动作显得格外笨拙。他低下头,小心翼翼地啜吸着温热的米粥。粥很稠,带着小米特有的清香和甘甜,滑过干涩的喉咙,带来一种熨帖的暖意。吞咽的动作很慢,喉结艰难地上下滚动,每一次吞咽都伴随着胸腔深处轻微的、仿佛老旧风箱般的“咕噜”声。他吃得极其专注,仿佛这是世间唯一值得投入全部心神去做的事情。一碗温热的粥下肚,那股暖意似乎短暂地融化了四肢百骸的僵硬,让他冻僵般的身体活泛了一丝丝。额头上甚至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吃完粥,碗底空了,只剩下一点湿痕。赵师傅把碗放回小凳,依旧抱着包裹,目光却无意识地飘向墙角那个落满灰尘的旧木箱。箱角那把黄铜钥匙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幽微的、金属特有的冷光。自从那天被无意触碰引发剧变后,这把钥匙就像一根无形的冰刺,悬在他心头。他盯着它,浑浊的眼底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恐惧、抗拒、还有被尘封的痛苦记忆撬开的缝隙……但最终,那情绪被一种更深沉的疲惫和一种近乎认命的茫然覆盖。他看了很久,久到窗外的天色又亮了几分,院子里传来晓晓轻快的脚步声和扫帚扫过地面的“沙沙”声——那是充满生气的、属于清晨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