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凌 作品

第20章 烛光里的暖(一)

腊月二十三,小年。清晨的天幕还泛着鱼肚白,几颗疏星恋恋不舍地缀在清冷的蓝灰色里。秦家小院却已早早醒了。厨房的窗户上凝结着厚厚的水汽,被里面透出的橘黄灯光晕染开一片朦胧的暖意。灶膛里,柴火毕毕剥剥地唱着歌,火苗欢快地舔舐着锅底,将整个狭小的空间烘烤得如同春日暖阳。大铁锅里,滚水翻腾着,白色的水汽争先恐后地从锅盖边缘钻出来,带着新麦蒸腾出的、令人心安的甜香,瞬间弥漫了整个屋子,连空气都变得湿润、柔软、沉甸甸的。

晓晓系着那条洗得发白、边角却浆得硬挺的碎花围裙,袖子利落地挽到小臂。她正麻利地将揉得光滑白胖的面剂子一个个码进热气氤氲的笼屉里。蒸腾的热气熏红了她的脸颊,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几缕碎发湿漉漉地贴在鬓边。她抬手用手背蹭了蹭额头,侧过脸,对着坐在厨房门口小马扎上的秦观山,声音清亮,带着一股当家主妇特有的、不容置疑的温暖力量:“秦伯伯,您就安心坐着,瞧个热闹!外头寒气重,别着了风!今儿个咱家这门,就得大大方方敞开着!让街坊四邻都沾沾咱老寿星的喜气!”

小马扎上,秦观山裹在一件半旧的藏青色厚棉袄里,更显得身形清瘦。他双手拢在袖筒里,微微佝偻着背,像一株历经风雨却依旧坚韧的古松。灶火的暖光跳跃着,映照着他脸上纵横交错的沟壑,那里面沉淀着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沧桑。他没有说话,只是从喉咙深处发出一声低沉而满足的“嗯——”,算是回应。那双曾经深邃锐利、如今却蒙上一层淡淡雾霭的眼睛,越过晓晓忙碌的身影,静静地投向窗外院子里那片正被晨曦渐渐点亮的天光。

院子里,天色一点点亮起来。一个穿着崭新大红棉袄、虎头虎脑的小身影,像只撒欢的小鹿,在清扫得干干净净的水泥地上跑来跑去。那是小海,秦志远的儿子。他手里高高举着一个用红纸和金箔精心糊成的、胖乎乎的寿星佬灯笼,鲜艳的色彩在熹微的晨光中跳跃着,格外喜庆。灯笼下沿垂着金黄的流苏,随着他的跑动,欢快地摇曳着。小家伙跑着跑着,学着电视里听来的腔调,不成调地哼唱着:“老寿星,福寿长,吃了饺子香又香……”稚嫩的童音在清冷的空气中回荡,像一串清脆的银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