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下一片的阴影(第2页)
- 悬疑点: 赵明收集的“异常”案件,是否真的存在某种未被发现的关联?他的恐惧,是源于创伤,还是源于某种他尚未意识到的、更贴近真相的直觉?
- 陈松: 这个在疗养院事件初期被“暴怒”载体劫走、后来被证实是诱饵的年轻研究员,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且似乎恢复得最好。他回到了普通人的生活,在一所大学里担任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是…地质矿物学。他看起来阳光开朗,积极向上,对那段可怕的经历闭口不谈,只说是“不幸卷入了一场事故”。他偶尔会去探望周毅,带去一些书籍和音乐,安静地坐在床边读一会儿。他的存在,像一缕难得的阳光,照进这沉重的余烬里。然而,在一次例行的、极其隐秘的“守门人”组织内部心理评估中,最先进的脑波监测仪捕捉到了他放松状态下,一个极其短暂、几乎无法被常规手段发现的异常波动——那波动频率,竟与疗养院档案室被焚毁前,某个未被完全摧毁的古老监控设备残留的、记录下吴哲最后疯狂呓语的次声波片段…高度吻合!评估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创伤记忆的碎片闪回,记录在案,但未做更高等级预警。
- 反转点: 陈松真的是“恢复得最好”的幸存者吗?那次脑波异常是创伤闪回,还是某种更可怕的东西在他意识深处留下的“印记”或…“通道”?他选择地质矿物学,是巧合,还是对“母亲之茧”矿化外壳的潜意识探究?他探望周毅,是出于关心,还是…在“观察”?
终章:阴影中的窥视
一个看似平常的周末下午。沈念坐在公寓的落地窗前,翻阅着一份关于某偏远地区近期频发“群体性癔症”(表现为无端暴怒和破坏欲)的内部简报。阳光透过玻璃,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墙上的林晚秋照片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柔和。
突然,她的私人加密通讯器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只有她能听到的蜂鸣——这是来自深山疗养机构、关于周毅的最高级别警报!
沈念的心猛地一沉,瞬间抓起通讯器。屏幕上只有一行冰冷的文字:
【目标C(周毅)于14:03分突发剧烈异常生命体征波动,伴随高强度精神污染辐射逸散。原因不明。目标s(陈松)于13:55分离院,行踪不明。紧急预案已启动。】
陈松?行踪不明?在周毅出事前几分钟离开?
沈念猛地抬头,目光如电般射向墙上林晚秋的照片。就在这一刹那,她似乎看到——照片背景那片浓重的阴影,极其诡异地蠕动了一下,仿佛…一只缓缓睁开的、冰冷的眼睛!而照片中母亲温柔的笑容,在阴影的衬托下,竟显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悲悯和…警告?
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头顶!沈念霍然起身,冲到窗边,锐利的目光扫视着楼下繁华的街道。车流,人群,一切如常。然而,就在街角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一个戴着鸭舌帽、穿着普通夹克的背影正起身离开,汇入人流。那个背影的步态,在沈念眼中,与陈松平时走路的样子…有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僵硬而刻意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