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凌 作品
第25章 余烬与启程(上)(第3页)
“通知…‘山鹰’小队…集结。他们…熟悉…野外…和…当地…情况。”零补充道,提到了“白塔”下属一支精于野外生存、地质勘探和低调行动的特勤小组。
三天后,一架经过特殊改装、涂装成普通地质勘探公司标识的中型运输机,在夜色中悄然降落在云南某处偏僻的军用备用机场。
机舱内,气氛凝重。
方念桥躺在特制的医疗担架床上,身上连接着便携式生命维持和能量场监测设备。她依旧昏迷,但生命体征平稳,只是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林梦穿着轻便的野外医疗服,寸步不离地守在一旁,密切关注着各项数据。
零坐在靠窗的位置。他左臂的伤口经过了紧急手术和生物凝胶深度修复,外面套着特制的、带有内部支撑和冷却循环系统的黑色战术护臂,掩盖了伤势,也提供了一定的保护和功能支持。但他的脸色依旧很差,失血和手术消耗了大量体力,只能依靠高能营养剂和意志力强撑。他闭目养神,但紧绷的下颌线显示出他并未放松警惕。
机舱另一侧,坐着五名身着便装、但气质精悍的男女——“山鹰”小队。队长代号“磐石”,是个皮肤黝黑、眼神沉稳如岩石的中年汉子,曾在西南边境执行过多次高危勘探任务,对哀牢山一带的地形和风土人情极为熟悉。队员包括地质专家“岩芯”、通讯与电子对抗专家“蜂鸟”、野外生存与格斗专家“刃”,以及精通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和习俗的向导“百灵”(一位干练的苗族女性)。
“磐石”摊开一张高精度卫星地图和地质图,用沉稳的语调介绍:“目标区域在哀牢山主峰东南侧,当地人叫‘雾锁崖’。地形极其复杂,垂直落差大,原始森林覆盖,毒虫瘴气多。卫星和航磁探测显示地下有巨大的溶洞系统,能量异常点就在溶洞深处。难点在于入口——地图上标出的几个已知溶洞入口,要么被塌方掩埋,要么在绝壁上,常规方式无法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