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儿时的自己(第2页)
凌丰问:"有何不同?"
李福答:"那时我和建国、建民一起逛街,特别乱。"
凌丰扬眉:"怎么,有不良分子滋事?"
李福摇头:"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也谈不上多严重。"
"街上到处都是不良分子。"
"十分嚣张。"
"我们当时险些与他们发生冲突。"
凌丰大笑:"那个人以后成不了大事,连谁能惹谁不能惹都分不清,还想闯荡?"
"恐怕离卖咸鸭蛋不远了。"
李福轻笑。
凌丰笑着道:"我看这里秩序挺不错。"
放眼望去,人群熙攘,商贩们拼命招揽顾客,脸上流露出的自信几乎带着几分傲气。
李福抱怨道:"那能不好吗?"
"之前建民、天虹清理过一次,我们还联合司徒浩南将其他帮派驱逐殆尽,剩下的是我们洪兴和东星的人马。"
"其他不良分子知道铜锣湾是我们的地盘,来这儿的次数也少了。"
凌丰大笑。
地盘安宁就好,这表明有秩序。
无论是混乱还是和平,终究是有秩序。
关键在于……谁来制定这个秩序。
之前的铜锣湾混乱局面是凌丰刻意安排的。如果没有混乱,又怎能推广安保公司?
安保协议如果不签订,他如何开展下一步计划?
铜锣湾如今呈现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东星掌控的区域依旧混乱不堪,而洪兴所占之处则井然有序。这并非因为司徒浩南无能,而是两个社团的运营侧重点不同。
铜锣湾人潮涌动,是经商的理想之地。相较之下,凌丰更倾向于开展“正当”业务,因此追求更高的管理规范。而司徒那边则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灰色地带,秩序自然难以完全清晰。
这片区域虽不算广阔,但对于从家乡来的访客而言,可能会感到失落。话说回来,即便在整个 范围内,家乡人眼中也不过是一块小地方罢了。
凌丰逛得有些疲惫,随口说道:“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吧。”
李福建议道:“要不去西贡尝尝海鲜?”
凌丰欣然同意。
西贡素以新鲜海产闻名,简单烹调后的鱼肉堪称绝味。这里养出的鱼汤尤为浓郁鲜美。
王建国对此极为欣赏,但心中有个疑问:“丰哥,我看这地界挺不错的,怎么没听说有实力强劲的社团?”
李福解答道:“不是你没听说过,而是根本就没有强势社团涉足。”
王建国大感意外:“这么好的地界竟然没有社团?”
“这不是浪费了吗?”
凌丰叹息一声:“这地方就像个大农村,谁会来争抢?”
“这里还能种田、申请建房,傻子才愿意掺和社团的事呢。”
“再说,普通社团也懒得来这里。”
“这里居民对社团相当排斥,几乎没有社团能站稳脚跟。”
王建国愈发困惑:“真有这种事?”
“那些江湖大帮在大城市都能立足,为何偏偏在这儿不行?”
凌丰忍俊不禁:“亏你还是从老家出来的,这里的宗族势力远胜过任何社团。”
“他们依靠的是血缘纽带!”
王建国愣了一下。
血缘关系……确实棘手。
若非家乡彻底革除陈规陋习,恐怕现今乡镇基层仍由宗族把控。即便如此,某些地区的宗族力量依旧强大。
凌丰突然止住话头,朝某一方向挥手:“衰仔,别在外面傻站着了,想不想喝鱼汤?我请你。”
李福与王建国目光齐齐投向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约莫七八岁模样,乌亮的眼睛中满是渴望,喉结不住滚动着。
李福靠近蹲下,“小朋友,我们请你喝鱼汤。”
少年稍作思索,点头应道:“好!”
李福并未多加思虑,只觉这孩子甚是特别,竟还需考虑是否接受邀请。
却没料到少年坐下后,转头对凌丰说:“你若有事需我帮忙,我愿以做工换这鱼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