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折腾与求稳(第3页)
至于富贵者追求安稳,也并非一味保守。威尼斯商人在中世纪设立"康曼达"契约,用合伙制来稳固风险,这是在商业制度上折腾;荷兰东印度公司创立股份制,用募资来稳固远航,这是在资本模式上折腾;如今的丰田创立"精益生产",在流程优化上折腾,然而根基立于"持续改善"的稳固。这正如《淮南子·泛论训》中说"如果对民众有利,不必效法古代;如果对事情周全,不必遵循旧制",效法古代遵循旧制并非安稳,因时制宜才是安稳。
乙生拍案而起:先生用商鞅、赵武灵王、王景、苏轼来阐明折腾的长远功效,又用威尼斯、荷兰、丰田来证明求稳的变通之道,真是洞见幽微。如今我忽然想到:如果身处贫贱之时,应当效仿谁的折腾?居于富贵之境,应当学习谁的求稳?
甲翁指着沙漏流尽的地方说:贫贱之时,应当学习张骞"凿空"西域,虽然历经匈奴拘禁、大漠风沙,最终开辟丝绸之路;应当学习班超投笔从戎,虽然身为书吏,却在万里之外折腾,最终被封为定远侯;应当学习玄奘西行,在百国山川中折腾,最终取得佛经东还。这三个人,都用折腾打破穷途,就像:
- 孤雁的折腾:塞北有只孤雁失群,秋深时向南迁徙。飞过黄河时遇到暴雪,羽翼结冰如甲胄,于是在低空盘旋折腾,借助河谷的暖流上升;越过秦岭时遭遇鹰隼,左翅受伤而右翅振翅,宁可绕百里险径,也不投入密林寻求安逸。等到了衡阳回雁峰,它的颈羽已经脱落三成,然而看到同伴群栖在芦苇之中,便振翅加入群体,鸣声虽然嘶哑,仍胜过檐下家雀安稳待毙。
- 种子的折腾:瓦缝中落下一粒松籽,看到砖下有微小的缝隙,于是在萌芽上折腾。胚根如银钩,撬碎三毫米砖屑,芽尖顶开五厘瓦块,清晨吸收露水,正午抵抗骄阳,到春雨时,已经长成寸许的幼松。而花盆中的良种,有人浇水施肥,安稳得如同处于襁褓之中,然而根不扎土,茎不抗风,三年后仍然细如韭菜,这就知道在困厄中折腾,胜过在温室中安稳。
- 矿石的折腾:大冶铁矿有一块顽石,匠人将其丢弃在野外。某年有位铸剑师经过,看到石中隐约有青芒,于是在煅烧上折腾。用炭火烧三昼夜,投入寒潭淬火,锤击千次,火星飞溅如星雨,等到剑成之时,刀刃可以削铁如泥。而炉中的精铁,如果安于型范不折腾,最终只能成为犁铧锄铲,这并非石头比铁珍贵,而是折腾出了它的精魂。
富贵之时,应当学习李冰修筑都江堰,在岷江分流上折腾,却用鱼嘴、宝瓶口来稳固江防;应当学习唐太宗纳谏,在广开言路上折腾,却用三省六部来稳固朝纲;应当学习清康熙治理漕运,在疏浚河道上折腾,却用河工制度来稳固民生。西方人福特在流水线上折腾,却用标准化来稳固生产;迪士尼在动画创新上折腾,却用ip运营来稳固基业;任正非在5g研发上折腾,却用"备胎计划"来稳固发展。这些都如同《韩非子·八经》中说"推行参验必定拆毁旧制,陈示斧钺必定砍伐弊端",折腾是表象,稳固是实质。
乙生起身再次拜谢:先生今日论及商鞅变法、赵武灵王改易服饰、墨翟非议攻战,又列举张骞、班超、玄奘的折腾,李冰、唐太宗、康熙的求稳,更涉及西方人哥伦布、诺贝尔、福特的事例,不引用儒家一言却贯通古今,我茅塞顿开。如今才知道:贫穷者的折腾,如同燧人氏钻木,虽然辛劳却得到火种;富贵者的求稳,如同大禹治水,虽然行动却坚守成功。折腾并非蛮干,而是困局中寻求突破;求稳并非守旧,而是胜势下巩固根基。
甲翁点头道:你能领悟到这些,就可以谈论世情了。从前罗马帝国鼎盛时,在开疆拓土上折腾,最终因为疆域过广而稳不住根基;不列颠殖民天下,在贸易规则上折腾,却用海军霸权来稳固殖民体系。如今的世界,非洲饥民在求生上折腾,欧美富豪在避险上求稳,这并非天道不公,实在是时势不同。然而无论贫穷富贵,都应当如同《商君书·开塞》中说"不效法古代,不修整现状,根据时代来制定治理之策"——
- 身处涸辙之中,应当如同涸鲋鱼在渴望江湖上折腾,不要效仿井蛙困守于方寸之地;
- 居于华屋之中,应当如同良匠在栋梁之固上求稳,不要学习腐儒拘泥于陈旧规矩。
喜欢杂论对话请大家收藏:()杂论对话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