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自我约束(第2页)
善于制定制度的人会这样做:'午夜12点后未睡,次日必须为长辈准备早餐,并且书写《夜猫子悔状》在厅堂公示。''习字未完成百张,应当抄写半卷《兰亭序》。'西方管理理论中的'smArt原则',其中'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正与我国'刑名之学'相合。好比捕猎野兽,设陷阱需知深浅,置网需明疏密,惩罚不明确,就像望着影子去捕捉,终究不可得。"
(二)痛感需适度,如药物的温凉
后生说:"若惩罚过轻,则如同隔靴搔痒;若过重,又恐怕伤害自己,应当如何处理?"
老者指向溪中的磐石:"你看这石头,常年被水流冲击,却未曾碎裂,因为它坚硬却能包容。惩罚的痛感,应当落在'遗憾区'而非'伤残区'。曾有武夫立誓'举不起百斤就绝食三日',到期未能做到,强行绝食而生病,这是愚蠢的惩罚。善于惩罚的人会这样做:'喜好下棋者失约,则禁止下棋一日','嗜肉者暴饮暴食,则素食三餐',以'失去所好'作为惩罚,如同园丁修剪枝叶,除去冗余而不伤根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西方心理学中的'厌恶疗法',与此道理相通。但需记住:惩罚如同用药,《黄帝内经》说'毒性大的药治病,病愈六成即可',过度则伤害正气。我曾教导童子:'背书漏三个字,应当绘制《笨鸟图》赠给老师。'这并非羞辱,而是让他知耻而奋发,如同春雨润物,不猛烈却高效。" (三)奖惩相济,如弓的张弛
老者取出弓箭给后生看:"这张弓若只拉不松,必定崩断;只松不拉,终究成为废材。自我惩罚制度,应当辅以奖励,如同日月交替,寒暑更迭。《周易》说'奖赏用来鼓励善行,惩罚用来惩戒恶行'。昔日陶侃搬运砖甓,早晨将百块砖搬到室外,傍晚再搬回,说'我正致力于收复中原,过于安逸,恐怕不能承担大事',这虽看似惩罚,实则包含励志之意。如今若有人制定'百日读书计划',可以设立:'连续十日读完,就购买心仪的书籍;一日中断,则抄写十页书。'
西方有'斯金纳箱'实验,证明奖惩机制可以塑造行为,这并非虚言。我家乡有个商人之子,设立'经商日记':'每日记账无误,奖励半斤肉;漏记一日,惩罚抄写《货殖列传》。'一年后,账目清晰,且通晓史记,这就是'奖惩双轮'的效果,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四)制度贵在通变,如川流随势
后生问:"若遇到疾病变故,制度应当固守吗?"
老者指向溪中流水:"你看这水,遇到石头就绕行,碰到深潭就停留,何曾固执一端?制度是工具,并非桎梏。《淮南子》说'如果对民众有利,不必效法古人;如果对事情有帮助,不必遵循旧制'。可以设立'权变条款':'生病时,惩罚可改为'焚香静思半小时';连续十次达标,可兑换'免罚券'一张。'
昔日诸葛亮治理蜀国,挥泪斩杀马谡却厚待其家人,这就是'法外施恩,恩不忘法'。今人制定惩罚,应当学习此道:'因加班耽误读书,则在休息日补读;因丧亲意志消沉,可将惩罚延缓至下月。'西方管理学中的'弹性工作制',与此同理。若拘泥古制不知变通,如同刻舟求剑,反而失去制度的本意。"
第三章·可行的惩罚案例详解
(一)管理时间的惩罚
老者展开纸张写道:"今人最困扰于拖延,可设立此惩罚:'文案逾期,则删除手机娱乐软件一个月,并且为同事准备三天茶水。' 又:'计划未执行,应当用朱砂书写《怠惰状》贴在座位右侧,直至改正为止。' 昔日苏秦'引锥刺股',虽行为激切,其道理可借鉴。西方帕金森定律说'工作会膨胀至填满可用时间',设立惩罚如同'筑堤束水',使时间不被虚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