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财富是能力的翅膀(第2页)
老陈(指《齐民要术》):"书上写'粪壤者,田地之血脉也'。明代的徐光启要是没家底支持,哪有闲心研究《农政全书》?现在的年轻人用'知识付费'学技能,跟古人拜师学艺交束修一个道理——钱不是万能的,但没它,能力就像旱地里的禾苗,长不高也结不果。"
三、辩证:金非万能,亦非无能
(一)财富的双刃剑
老王(摇头):"西羊市的张老五,拆迁赔了八套房,天天在茶馆搓麻将,前年被人忽悠炒期货,赔得只剩两套。他跟我说'早知道钱会害人,不如当初买几头牛耕地'——这钱要是没脑子管着,就是个烫手山芋。"
老孙(点头):"我姑夫当年靠煤炭赚了大钱,给儿子买了辆兰博基尼,结果娃开车飙车撞了人,赔得倾家荡产。反倒是巷口修鞋的老周,攒钱供女儿读了医学院,现在成了主任医生——钱这东西,得像犁地一样,有准头才不会耕歪田。"
老赵(翻新闻):"你看这富二代,花五百万参加'贵族培训',学马术、品红酒,结果连公司报表都看不懂。再看华为的工程师,用项目奖金报了个Ai学习班,现在成了技术骨干——钱要花在长本事上,不然就是撒在石板上的种子,发不了芽。"
老陈(抚书):"《盐铁论》里说'明者因时而变',清末的晋商票号要是肯花钱学银行制度,哪会倒闭?现在有些老板赚了钱就买豪宅,却不肯投资员工培训,结果厂子年年亏损——钱就像水,得引到灌溉的渠里,不然就是洪水。"
(二)能力的试金石
老王(竖大拇指):"要说会用钱,还得服西大街的李师傅!当年摆地摊卖凉皮,赚了钱不买豪车,而是去四川学了卤味技术,现在开了五家分店。他说'钱是徒弟,本事是师傅'——没本事,钱再多也守不住。"
老孙(展示家谱):"我祖上是清代的铜匠,靠给人打铜壶攒了点钱,没去买地,而是送儿子去省城学洋文。后来儿子成了电报局的翻译,这才让家族脱了贫——钱要用来换见识,就像把普通铁打成精钢。"
老赵(算工资):"我外甥女在美容院上班时,用提成报了个皮肤管理班,现在自己开店当老板。她算过一笔账:当年花的八千块学费,现在每月能多赚两万——这不是花钱,是用小钱换大钱的本事。"
老陈(合上书):"就像《齐民要术》里说的'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可要是没掌勺的本事,给你金锅也炒不出好菜。深圳有个打工妹,用加班钱买了台二手电脑学设计,现在给大公司做ui,年薪五十万——钱只是工具,把工具用活的,还是人的脑子。"
四、解法:市井百姓的金能之道
(一)攒金如攒肥:先求生存,再谋发展
老王(拍算盘):"我给年轻人算过账:每月工资先存20%当'种子钱',就像农民留谷种。我邻居家娃听了我的话,用三年攒的钱报了个汽修班,现在自己开店当老板——攒钱不是抠门,是给本事施肥。"
老孙(举茶碗):"我孙女刚工作时,我让她按'三三制'分钱:三分之一吃饭租房,三分之一学本事,三分之一存起来。现在她用学编程的钱跳槽到互联网公司,工资翻倍——这叫'钱要花在刀刃上,本事长在骨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