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燕麦麸皮的念儿 作品

第63章 拥有后才不贪婪

知足戒贪:拥有与节制的生命辩证法

一、书房夜话:拥有的哲学思辨

甲(望着满柜藏书叹气):近日读《金瓶梅》,见西门庆富可敌国仍贪得无厌,反观陶渊明"环堵萧然"却怡然自乐,何解?昨儿刚加薪,转眼就想换豪车,这贪婪之心,难道非得腰缠万贯才能止住?

乙(放下《道德经》抚须):汝不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陶朱公三散家财而民戴其德,因他深知"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昨见你书架有《庄子》,可曾留意"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贪婪非因匮乏,实因不知"拥有"之真谛。

甲:可俗语说"财多不压身",难道拥有越多越不贪?

乙(指窗外古槐):此树百年,春生新叶秋落旧枝,何曾贪求永绿?北宋寇准年少时,母以铜钱击柱警之"勿贪外财",后官至宰相仍居陋室。贪婪之根在"占有欲",而非"拥有量"——你看石崇斗富击碎珊瑚,真因拥有太少吗?

二、陶朱公训:财富拥有的知足智慧

(一)三致千金的散聚之道

甲: 陶朱公既能聚财,又能散财,此中奥秘何在?

乙: 《史记》载范蠡"十九年三致千金",其术在"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更在"富好行其德"。他散财非因多余,乃悟"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今之某企业家设"裸捐"基金会,正是学陶朱公"以拥有破贪婪"。

(二)苏轼的物质观

甲: 东坡谪居黄州,"日啖荔枝三百颗",难道不贪口腹之欲?

乙: 看《东坡志林》:"余之无所甚好,独好笔墨",他拥有的是"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心态。当你纠结换豪车时,可曾像东坡那样,因"拥有一砚一墨"而满足?《菜根谭》说"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封侯",知足者"草食豆羹,乐在其中"。

三、戒贪心经:拥有的三重境界

(一)器物之拥:知止为宝

案例: 明万历年间,董其昌藏画千轴,却常言"烟云过眼"。某次见米芾真迹,把玩三日即送归,曰"暂得即永得"。此乃《庄子》"物物而不物于物"——拥有器物,勿为物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