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燕麦麸皮的念儿 作品

第57章 备荒

军资刍秣:古今物资给养的谋略之道

一、军营辕门夜谈:粮草乃三军命脉

甲(指着军情报告皱眉):侦察兵回报说先头部队已经断粮三天,而押运粮草的车队又遇大雨滞留,这可是心腹大患啊。当年读《史记》看到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难道真能在没有粮草的情况下作战吗?

乙(展开军事地图轻叹):《孙子兵法·军争篇》说得清楚:"军队没有辎重就会灭亡,没有粮食就会灭亡,没有物资储备就会灭亡",这岂是虚言?秦赵长平之战,赵军被围困四十六天,士兵们"在内部暗中互相残杀以充食物",这就是缺粮的惨痛教训。项羽破釜沉舟之前,必定已经算准了章邯的粮道破绽,并非真的毫无准备。

甲:但诸葛亮六出祁山,常常因为粮草耗尽而退兵,这是为何?

乙(轻抚木牛流马模型):《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兵出祁山、陈仓时,粮道险恶,粮草运输难以为继",所以才发明木牛流马。你看他《后出师表》中写道"祁山、陈仓粮道险恶,粮草运输难以为继,这是我不能解决的第五个难题",这并非不知粮草重要,而是蜀道实在难以通行。汉代霍去病远征漠北时,"从敌军那里获取粮食,行军极远却粮草不断",这正是"因粮于敌"的精妙谋略。

二、屯营策略论:物资储备是安危根基

甲:最近听说屯田的策略,但让士兵耕作,恐怕会荒废军事训练。

乙(捧出《齐民要术》):曹操"招募百姓在许都附近屯田,收获谷物百万斛",《三国志》称"于是各州郡都设置田官,到处囤积粮食,征伐四方时,再无运粮的劳苦"。赵充国在湟中屯田时,"修缮乡亭,疏浚沟渠,收获谷物数万斛",这是以农耕供养战事的方法。如今的仓储管理,仍然遵循"耕种三年储备一年"的古训。

甲:若遇到灾年,该如何备荒?

乙(指向粮仓示意图):《礼记·王制》规定:"国家没有九年的储备称为不足,没有六年的储备称为危急,没有三年的储备就不成为国家了"。宋代朱熹创立社仓法,"夏天借贷粮食秋天偿还,收取十分之一的利息",这是备荒的良策。明代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也极为重视仓储,曾说"仓廪充实百姓才会知晓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