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把握事物的关键(第2页)
乙:惠王的困惑,在于不知道"不违背农时"才是关键。《孟子》回答说:"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渔网不进池塘,鱼鳖就吃不完;斧头按季节入山林,木材就用不完。"治国如此,处事也是如此。从前郭子仪单骑去见回纥,知道关键在回纥与吐蕃的矛盾;如今的管理者,应当察觉团队的矛盾、流程的阻塞、资源的敝端,这就是"提住网绳而网眼张开"。
三、庖丁解牛:细节里的关键脉络
甲:最近读《庄子》里庖丁解牛的故事,"以精神接触而不用眼睛看",这样的境界,真能通过练习达到吗?我们公司流程繁琐,想优化却找不到门路。
乙:庖丁"三年之后,未曾看到完整的牛",不是天赋,而是"依循牛体的自然肌理"。《道德经》说"解决难题从容易处入手,做大事从细微处开始",魏文侯派乐羊伐中山,三年才攻下,知道关键在长久围困;秦昭襄王用范雎"远交近攻",知道关键在地理形势。如今优化流程,应当效仿"劈开大空隙"的方法:先寻找流程的"空隙",再施展"引导大空处"的办法。
甲:曾听说丰田的"5why"法,问五次为什么来追根溯源,这和庖丁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昨天公司设备故障,用这个方法得知关键在轴承润滑不足,不是表面的电路问题。
乙:这就是"知晓先机"的验证。《易传》说"知晓先机近乎神明",先机,是事物的细微处。齐威王烹阿大夫、封赏即墨大夫,知道关键在赏罚分明;唐太宗采纳魏征的十思疏,知道关键在居安思危。某车企召回百万辆车,不是害怕处罚,而是知道关键在品牌信任——这都是在细节中见到关键。
甲:先生提到品牌信任,让我想起某个星链计划,看似布局太空,实则关键在数据主权。但普通人看事情,大多像郑人买鞋,死守尺码却忘了脚,怎么打破这种迷障?
乙:应当效仿"眼中没有完整牛"的功夫。庖丁解牛"动刀很轻微,哗啦一下就分解了",因为知道筋骨脉络。从前商鞅在南门立木,知道关键在立法的信用;张居正的考成法,知道关键在"每月稽查,岁末总结"。如今的破局者,应当像良医问诊,望闻问切来寻求病因,不是只看症状就用药。
四、孙子治兵:危机中的关键决断
甲:《孙子兵法》说"用兵听说过拙朴的速胜,没见过巧妙的持久",这句话用在商战中,怎么理解?我们公司遇到竞品突袭,是速战还是持久战?
乙:这在于辨别"形势"和"地势"。韩信破赵,"背水一战"知道关键在激发士气;谢玄破秦,"淝水之战"知道关键在军心未稳。从前范蠡劝勾践"时机不到,不能强行行动;事情不究,不能强行成功",知道关键在天时;吕不韦谋国,知道异人"奇货可居",知道关键在人事。如今的商战,应当考察市场周期、技术代差、竞品软肋——这三者,是关键中的关键。
甲:想起某个共享经济企业,烧钱求速却倒闭了,正违背了"拙速"的宗旨。但像华为遭制裁,反而追求自研,这不是知道关键在技术自主吗?
乙:是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知道关键在军事革新;汉武帝凿通西域,知道关键在切断匈奴右臂。某芯片企业被卡脖子后,聚焦光刻机精密机械,这是知道"瓶颈就是关键"。《列子》记载纪昌学射,先练习看虱子如车轮,知道关键在基础;如今破局,应当效仿这种方法,不追求虚声而强化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