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小事做好了,大事也能做好(第2页)
甲:可我每天做的都是复印文件、整理档案,怎么才能像他们那样从小事里看出价值?
乙:给你讲个故事:有个年轻人在米其林餐厅当学徒,前半年只负责削土豆皮。他每天练习用刀角度,把土豆削成厚度均匀的1毫米薄片。后来参加厨艺大赛,他做的土豆泥细腻如霜,评委说:"能把土豆削好的人,对食材的理解一定不简单。"——这就是《中庸》说的"致广大而尽精微",先做好精微小事,才能成就广大事业。
三、创业路上的"扫屋故事"
甲:我表哥创业做共享办公空间,一开始就想融资扩张,结果因为没管好保洁细节,客户投诉卫生间异味,三个月就关门了。
乙:这让我想起王衍的教训。西晋时王衍空谈老庄,鄙视实务,后来被石勒抓住,临死前才感叹:"如果当初不空谈,脚踏实地做事,也不至于国破家亡。"现在很多创业者张口就是"颠覆行业",却连办公室的打印机是否正常都不知道——就像陈蕃没扫好屋子,怎么扫天下?
甲:那该怎么做呢?
乙:你记得雷军创办小米时吗?他花了半年时间泡在论坛里,回复了10万条用户留言,就为了搞清楚"年轻人想要什么样的手机"。这种"扫屋"的耐心,才让小米做出了"为发烧而生"的产品。就像王阳明说的"在事上磨炼",去年有个朋友做线上教育,每天花两小时给学员写逐字稿反馈,半年后学员续费率达到95%——这就是小事里的大学问。
甲:我现在负责的新业务,其实就是从整理用户反馈开始,之前觉得枯燥,现在想想,每一条反馈都是在"扫屋子"。
乙:对!就像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修复一幅古画要经历清洗、揭裱、补色等108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是"小事",但缺了哪一步都不行。你看那些成功的企业,华为的"床垫文化"是从加班改代码开始,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价值观是从每天的晨会喊口号养成——没有一蹴而就的大事,只有日积月累的小事。
四、生活中的"敬恒诚"三法
甲:道理我懂了,但怎么才能坚持做好小事呢?我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乙:秘诀就在"敬、恒、诚"三个字。你知道陶侃运甓的故事吗?他当刺史时,每天早上把100块砖搬到屋外,晚上再搬回来,别人问为什么,他说:"现在贪图安逸,将来怎么担当大任?"这就是"敬"——对小事保持敬畏心。
甲:那"恒"呢?
乙:北宋有个叫张芝的书法家,每天在池塘边练字,染黑了整池水,终成"草圣";现在杭州有位程序员,坚持每天写50行代码,三年后写出了爆款插件。这就是《周易》说的"恒者,亨也",持续不断才能成功。